上海:打造“全球城市”文化内核

13.12.2016  12:35

  (记者 许晓青、郭敬丹)“上海规划建成充满文化创意的‘全球城市’,这个目标富有雄心。”“这座城市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和前卫的艺术精神。”“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沿着黄浦江和苏州河,文化艺术正在复兴。” 

  本周前来上海参加“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的英方代表们这样描述他们眼中正在打造“全球城市”的上海。

  今年早些时候,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提出要“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这一目标定位,既是国家战略所需,也是上海自身发展使然;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国内大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文化内核”是“全球城市”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有机”的城市文化功能布局 

  “‘全球城市’不是单一的空间关系,而是要构成一种新的、流动的空间关系。”在前不久举办的“未来城市:艺术与城市更新”论坛上,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崧介绍了《上海2040艺术文化与城市发展融合规划》。

  根据这一规划,“文艺”将被视为“创新生产力”,成为提升“全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关于“全球城市”,业内普遍认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森的定义。“全球城市”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直接影响全球事务能力的城市。“文化”在“全球城市”的功能布局中不可或缺。专家解读,到2040年,上海的城市文化功能布局,将变得更加“有机”。

  从地理布局看,未来几年,横贯上海东西轴线的城市文化设施将“连珠成串”,“一轴”西起朱家角、虹桥商务区,东经浦东金桥、张江,延伸至包含迪士尼项目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备受瞩目的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也在重塑上海的功能布局。“公共空间和生活岸线的开放,实质也是文化功能的开放。”徐汇区区长方世忠说。

  石崧透露,在制定“全球城市”相关规划时,上海还特别考虑到了城市文化功能的“全年龄段”覆盖。这意味着,凡新建文化设施都将满足“老少咸宜”的需求,体现“有机的人文关怀”。

  传统保护与创造性转化并举 

  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和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选段,最近在上海举行的“中英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研讨会”上登台“相遇”。围绕中西戏剧传统的异同,中外人士展开深入交流。

  2016年,上海昆剧团将汤显祖的全本《临川四梦》搬上舞台,通过东盟十国文化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向世界介绍原汁原味的汤翁作品。与此同时,上海京剧院根据莎翁作品改编的京剧《王子复仇记》、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创排的《我,哈姆雷特》等也走出国门,用西方熟悉的故事情节,演绎中华文化的审美和情怀。

  入夜时分,上海各大剧场灯火通明,人们既能欣赏到汤显祖、莎士比亚笔下的旷世经典,同时也能体验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舞台秀和各民族风情展演等。

  从大学校园,到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场,再到由老洋房或工业遗存改建的文创园区,上海一直是中国城市文化的“风向标”之一。近年来,上海又在动漫及“二次元”、网络视听、虚拟现实技术等领域对标国际同行,使整座城市成为吸引中外青少年“粉丝”到访的旅游目的地。

  在“美美与共”中增强文化自信 

  “从上海,可以看到世界艺术的活力和希望!”法国马赛国家戏剧院院长玛莎·马凯弗在上海参加静安现代戏剧谷活动时说。

  这一在上海孵化诞生的戏剧节品牌,今年吸引了十多部中外精品剧目集中展演。

  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指出,上海需要不断深化教育、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对外交流,不断吸取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积极与不同文化和文明平等交流、彼此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改革开放后,上海在国内率先创办电视节,此后又开电影节先河。“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及诗歌节等,也都形成了文化品牌,构筑起“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交流平台。

  今年发布的《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显示,2016-2018年,上海文创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将力争高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末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