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速递业”:中国国家邮票的诞生地
原标题:老上海的邮政
在中国邮政现代化进程中,上海邮政的地位举足轻重。近代以来上海邮政曲折发展的历史,无疑是中国邮政的一个缩影。
在近代新式邮政创办前,中国的信递主要通过驿站和民信局两种途径,前者主要传递官方书信文件,后者为民间邮递组织。上海开埠后,代表近代物质文明的邮政设施被引入租界。1861年初,英国政府香港邮政总局与英驻沪领事达成协议,在南京路领事署内设立邮政代办所即大英书信馆,成为近代第一个在上海成立的客邮机构。此后,法国书信馆、美国书信馆、日本书信馆、德国书信馆、海关邮政所等纷纷在上海设立。1863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创办工部书信馆,成为租界当局公用事业建设之端倪。当时,上海正处在中西文明交汇的初期,既存在着大量传统民间邮政机构,又有实行西方邮政制度的客邮机构,体制不一。这一时期,以工部书信馆为代表的客邮机构,未获中国政府赋予的邮政职权,侵犯了中国的邮政主权。但客观上,客邮机构对于推动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邮政系统、邮政网络的建设,拓展邮政服务种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896年3月,大清邮政开办。1897年2月,以上海海关拔驷达局为基础组建成立了大清上海邮政局。面对当时邮递机构混乱,竞争激烈的局面,大清上海邮政局通过增办业务,提高运速,改善员工待遇等举措,努力发展邮政业务,藉以与其他邮局相抗衡。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被中华邮政所取代,上海邮政局改称为上海邮务管理局。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上海邮务管理局被定为国际邮件互换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国际邮件进出口中心。1931年9月,上海邮务管理局改称为上海邮政管理局。这一时期虽然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但中华邮政发展迅速,驿站、民信局、客邮先后被裁撤、取缔、废除,邮权实现了统一。至抗战爆发前,上海邮政管理局已下设25个二等局,25个三等局,34个支局,共计85个局和117个邮政代办所。村镇信柜、邮站、邮票代售处、邮亭近1300个。做到了租界、华界、市区、城郊及上海周边地区全部通邮。
上海邮政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国际性大都市经济文化的有力推动。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发展旺盛,吸引了大量外地移民流入上海。人口聚集的城市迫切需要交往和信息交流,邮政则成为公众交往的重要纽带。随着西学的入沪,上海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的文化中心、教育重镇。教材、书刊、报纸等的发行流通离不开邮政。文教事业的繁荣推动着邮政事业的发展,而邮政事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文教事业的繁荣。上海作为当时中国的贸易中心、工业与制造中心、银行金融中心,也极大促进了邮政业的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信息物流网,网络了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并与海外相连接,这一张大网主要由邮政来编织。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邮工面对劫难坚持通邮,利用工作之便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并组建邮工义勇军和邮工医疗队,亲赴战场救死扶伤,不少邮工为抗日救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解放战争时期,上海邮工坚持邮路不断,并积极保护邮政通信设施,迎接黎明的到来。
在中国近代邮政史上,上海创造了许多第一。1878年6月中国第一套国家邮票——大龙邮票在上海印制,上海由此成为中国国家邮票的诞生地。1929年7月,带运邮件的飞机由上海首飞南京,由此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定期航空邮路。1922年12月动工新建,1924年12月正式启用的上海邮政大楼是我国目前建造最早、规模最大、仍在使用的邮政标志性建筑之一,堪为中国百年邮政的历史见证。
上海解放后,邮政获得了新生。上海邮政随着时代的变革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邮政业务多元、经营主体多元的复杂局面,上海邮政在转型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但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真正走开邮政市场化的路子,实现新的跨越,则需要上海邮政人作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