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外交:各国首脑之间的私人饭局

14.04.2015  16:47

  近年来,首脑之间的私人饭局盛行。究其原因,是因为顶级私人饭局抛却正式场合的繁文缛节,吃的不是珍馐佳肴,而是寻常百姓的美味。外交无小事,饭局大学问。各国元首饭桌上的一举一动,必然成为媒体解读时局的风向标。

奥巴马和卡梅伦一起看球赛。

英女王为朴槿惠设国宴。

奥巴马和安倍晋三共食寿司。

  原标题:舌尖上的外交 饭局中的争斗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风靡中国。其实,各国元首们都很注意“舌尖上的外交”。如何宴请外国政要是一门学问,怎样才能让双方通过美食交流就许多问题达成一致,一直考验着各国外交机构。

  近年来,首脑之间的私人饭局盛行。究其原因,是因为顶级私人饭局抛却正式场合的繁文缛节,吃的不是珍馐佳肴,而是寻常百姓的美味。外交无小事,饭局大学问。各国元首饭桌上的一举一动,必然成为媒体解读时局的风向标。

  文字:东莱

  1.大风向:吃中解读时局

  法国美食家布里耶·沙瓦朗说:“餐桌上,看得到政治的精髓。”外交无小事,“舌尖上的外交”必然成为媒体解读时局的风向标。

  以美为例,按惯例,美国总统上任后的第一场国宴应该招待邻国加拿大或墨西哥的领导人,但奥巴马上台后,首次国宴招待的却是印度总理辛格,媒体视之为美国急于推动“战略东移”的一个重要注脚。

  2010年6月,时任俄总统的梅德韦杰夫访美。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在白宫会晤后已近午饭时间,两人竟一改总统做派,跑到一个狭小的街边汉堡店啃起汉堡。

  奥巴马点了夹有干酪、洋葱、生菜、西红柿和碎牛肉的汉堡;梅德韦杰夫点了夹有切达干酪、洋葱、墨西哥胡椒和蘑菇的汉堡。奥巴马喝冰茶,梅德韦杰夫喝可乐,两人甚至密友一般共享一份炸薯条。

  脱去西装、身着白衣衬衫,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边吃边聊大快朵颐,看起来真是不亦乐乎。媒体评论称,“汉堡外交”含义颇深,奥巴马在紧密行程中安排一顿休闲午餐,意在显示美俄关系回暖。一晃近四年,如今随着普京的重回克里姆林宫,俄美关系又重新趋紧,短时间内,此景或许难得一见。

  2.大真相:吃中不忘谈判

  今年4月,日本在安保重重、翘首以盼中,迎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奥巴马甫一抵达,日本首相安倍便陪其来到银座一家高级寿司店,以非官方形式设宴款待,冀望增进双方私人关系。

  安倍与奥巴马并肩坐在餐桌前,均未系领带,安倍还为奥巴马斟酒,两人笑语连连。但日媒称,奥巴马在享用一半时就放下了筷子。安倍的胃口却似乎不错,品尝了大厨精心准备的约20道菜。

  安倍选择的这家寿司店价格极昂贵,消费20个寿司至少300美元。这家“数寄屋桥次郎”寿司店曾被《米其林美食指南》评为三颗星的美食店。来自世界各地的饕客慕名而来,只为品尝“寿司第一人”超过50年做寿司的功夫。平日就喜食寿司的奥巴马在品尝过后也表示,这是他人生中吃过的最美味寿司。

  安倍安排奥巴马吃寿司除了投其所好外,也别有用心:这对于宣传世界遗产寿司大有作用。并且,由于吃寿司就餐人数较少,便于两人在轻松的气氛中聊聊“贴心话”。

  不过,据寿司店的大厨说,两人的谈话相当正式。显然,奥巴马无意闲聊美食,单刀直入与安倍大谈贸易问题。而有关TPP谈判,安倍与奥巴马依旧各说各话。可以想象,这场“寿司外交”看起来轻松温馨,实则唇枪舌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