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紧发条 压实担子 落实"两个"责任出实招见实效

24.05.2015  20:27

 
  制定下发《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清清楚楚地写明党委领导班子、党委主要负责人、党委班子成员的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省委6个巡视组,在2014年围绕“一个中心、四个着力”发现问题线索1463件,其中涉及厅级干部184人、县处级干部502人,分别是上一年的15.1倍和22.8倍。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铁面执纪,2014年共有717名领导干部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受到责任追究。

  ……

  去年以来,江西省紧紧把握组织领导、责任分工、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重要环节,通过专项约谈、问责、量化考核、社会评价等,坚决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上紧发条、压实担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所有设区市党委书记均被约谈

  落实“两个责任”,不是一句口号,必须体现在行动中。

  江西省委高度重视推动“两个责任”的落实,于去年9月专门出台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

  “在任期内,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发生重大腐败窝案,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腐败案件(主动查处的除外)等,要追究党委和党委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压案不查、瞒案不报或包庇袒护违纪违法行为,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主要领导、班子成员腐败问题失察或不报告等,要追究纪委和纪委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一条条鲜明的“硬杠杠”落在了各级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的肩上。去年8月下旬和今年1月上旬,江西省委书记、省纪委书记和副书记“一对一”约谈了11个设区市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以及25个省直单位的党组(党委)书记、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约谈针针见血,直指问题。

  “企业对南昌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反映较多,有的在招商时好话说尽,来了服务又跟不上,‘小鬼难缠’、办事难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群众对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反映较为强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整改,以优良作风推动地区振兴发展……

  省纪委对约谈中提到的问题建立整改销号清单,监督各地各单位整改到位。

   立案查办493件一把手违纪案

  4月27日,江西省纪委对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祥云违规收受“红包”问题发出通报,要求全省各级干部、公职人员引以为戒。

  “这是自开展‘红包’问题专项治理以来,被免职的第二个厅级干部。”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吕伟说,“对于收受‘红包’问题,我们态度坚决:一律先免职、再处理。”据统计,2014年该省共查处违规收送“红包”节礼问题63个,处理党员干部82名。今年第一季度,又有33人因收“红包”丢了“官帽”。

  全省共立案查办涉及一把手的违纪案件493件,其中涉及县处级以上干部案件101件。省纪委共立案41件42人,其中正厅级15人,副厅级17人。

  同时,该省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去年,全省共立案查办基层党员干部违纪案件5339件,处分5723人。

   责任制考核“指挥棒”用到位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不应当由纪委一家唱‘独角戏’。”吕伟表示,江西省引入第三方社情民意调查机构,每年两次对各设区市、县(市、区)以及部分试点省属高校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

  记者了解到,民意调查中,普通群众和企业人员样本数占调查对象的80%。社会评价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成绩,占总分的30%,并作为领导班子及成员表彰奖励、考核考察、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014年,该省共收集意见建议29196条,并由省纪委书记、副书记对2013年度单项指标低于60分的1个设区市和10个县(市、区)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进行了约谈。

  “除采取体制内考核与体制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外,我们还创新思路,探索出基础工作考核与重点工作考核相结合、年终集中考核与日常检查考核相结合、纪委组织协调考核与牵头部门负责实施相结合等形式进行考核。”吕伟介绍。(施新华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