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卿:上调社保缴费基数究竟要不要听证?

18.06.2015  11:59

  随着各地平均工资的出炉,北京等多地调整了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标准。由于平均工资的增加,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不少网友感叹,工资没涨但社保缴费提高,实际到手工资变少,收入“被下降”。专家认为,中位数可能比平均工资更能反映全体就业人员收入实际情况,但不断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6月18日中新网)

  关于社保缴费之类的话题近年来一直困扰国民且饱受争议,原因很简单,社保缴费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缴多少、何时退休、退休之后能拿多少等等,成为众人极为关心的议题,因而,与之相关的每项重大政策的出台,总能在民间掀起阵阵波澜。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社保缺口呈现越来越大之势,数额高达上万亿元,严重的收不抵支,使得相关主管部门感觉“亚历山大”。这种不利局面当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自然不可能有人为此承担责任。

  尽管如此,老百姓还是耿耿于怀,公务员不缴一分钱社保,退休金却远远高于普通职工,加之社保基金一直被视为唐僧肉,被挪用甚至被贪污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引发了公众强烈不满。为了弥补空缺,某些权力部门便打起了职工的鬼主意,采取了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一方面单方面宣布延迟退休,另一方面不惜提高社保缴费基数,这样一来,势必能缓解入不敷出的矛盾。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每次社保缴费基数提高之前,相关部门总会先造舆论,将各地的平均工资晒出来,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平均工资比以前增长了,提高缴费基数也就顺理成章,这种做法对高薪人员而言,可能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低工资者来说,则是不小的负担,网友普遍惊呼收入“被下降”,绝非空穴来风,无事生非。

  北京等多地调整了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标准,或许有一万条理由,但是千万别忘了,是人民赋予了你们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权力,因此出台有关的政策必须反复征求老百姓的意见,不可太任性,否则很难取信于民、取悦于民。我以为,要真正得到民意支持,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社保缴费基数上调之前,先进行必要的听证,取得共识之后再发布相关政策不迟,我的话中不中听,你们看着办吧,总之不要漠视民意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