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今年将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1座(组图)

08.04.2015  11:16

  小厕所,大脸面,旅游厕所是一个景区的重要窗口,彰显出旅游大环境、大形象。今年是江西省旅游强省建设的深化之年,作为今年江西旅游“一号工程”,“厕所革命”正在我省上下如火如荼地推进。记者从3月31日召开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为提升旅游形象,今年我市将新建改建101座旅游厕所,达到《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A级以上标准。


   旅游厕所建设亮点频出


  公厕虽小,却关乎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旅游厕所是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景区形象的重要窗口,是衡量旅游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上饶作为旅游强市,近年来部分景区在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有效促进了旅游厕所的质量提升。


  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马头墙……婺源江湾景区厕所彰显出悠悠古韵,江湾旅游厕所外观被设计成传统徽派建筑民居造型,与周围的风景和建筑和谐相融。景区厕所不仅“面子”漂亮,“里子”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进入景区厕所,轻松悦耳的音乐在耳畔萦绕,电视屏幕里播放着旅游风光片,让人缓解等待的焦虑。


  篁岭景区厕所设计古朴雅致,棕色的木门,干净的洗手台,精致的水龙头,每一处细节彰显出设计的独具匠心。该景区厕所除男女卫生间外,也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障人士等特殊游客的如厕需求,特别设立了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休息室,母婴室方便妈妈给婴儿哺乳、换尿布,休息室为游人提供临时休息场所,更是被游客叫好。“景区高标准建设旅游厕所,并将本地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厕所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除此之外,为保持景区厕所的干净、整洁,每个厕所管理有专人负责,并进行定期检查,从而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曹锦钟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我市部分景区积极探索和践行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内,核心区经营网点招标过程中,将厕所与商铺、摊位挂钩;在游客人流量密集的索道上下口、大型商店附近,景区与经营单位共建旅游厕所;还有一种企业冠名建设厕所的方式已经形成,景区与北京某环保科技公司合作,推广使用其新型、高效的厕所系统,目前,这种厕所有3个。同时,以商养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原先居住在三清山的居民优先成为景区经营网点工作人员,成为旅游厕所的清洁人员。


   让旅游厕所成文明的窗口


  上饶市旅游厕所建设中虽然涌现出婺源江湾、篁岭、三清山等一批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卫生良好的旅游厕所。但是不少旅游景区厕所的现状还是“脏、乱、差、少”,仍然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风景好看、厕所难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形象和游客满意度。


  为使旅游厕所成为旅游公共服务环境优化的重要标志,成为旅游强省建设的重要亮点,我省决定用三年时间,按照“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要求,新建、改扩建2500座旅游厕所,实现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1A级旅游厕所全覆盖。我市今年将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1座,其中,5A级景区厕所,尤其是服务区厕所达到3A标准;4A级景区达到2A以上标准;其他景区达到1A以上标准。旅游厕所革命的大幕已经拉开,如何建好旅游厕所一时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


  上饶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青年学者黄建男认为景区“如厕难”问题由来已久,我省实施厕所一号工程体现了高度务实的精神,将有力地带动我省我市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为游客文明旅游创造有利条件。


  “正视旅游厕所建设不仅解决景区建设服务的刚性需求,还对提升旅游地的满意度和重游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硬件建设上不仅要达到国家的标准,还要融入上饶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上饶的文化元素;在布局上要更加科学合理,以方便游客为目标;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利用现代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景区厕所建设当中来。在软件上不能重建轻管,要加大相关管理人员的投入;要把景区厕所纳入到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管理范畴,对不文明行为加强教育和警示,以这个平台的建设从而提升国民文明素质,使旅游厕所成为文明的窗口;在厕所文化中要加大人文关怀,使之成为上饶特殊的旅游营销地,让旅游口碑宣传成为新常态。”上饶市委党校副教授盛寿河对旅游厕所建设这样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