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打造秀美山村

14.07.2015  12:24

    整洁通畅的环村公路,干净的农家院落,放飞欢乐的休闲广场……盛夏时节,行走在上饶县各乡村,处处是赏心悦目的美景,处处洋溢着绿色的希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去年以来,上饶县深入开展以“秀美乡村、清洁家园”为主题的农村清洁工程综合治理,城乡生态和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目前,该县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超过70%。

    运行体系规范有序

    天刚蒙蒙亮,枫岭头镇丁家村60多岁的村民李桩树同往常一样,披上橙黄色“战袍”,提起扫帚,开着“专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李桩树是村里第一位保洁员,每天清晨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垃圾,再把全村20多个大桶的垃圾运到垃圾焚烧站,然后再回到责任区域“寻街”。

    上饶县以乡镇为主体,着力加强设施、队伍和制度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行体系,使乡村环卫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垃圾桶覆盖全县所有村庄,垃圾窖、中转站由各乡镇根据居民集中度、垃圾产生程度布点,垃圾车定点、定时、定线清运,垃圾处理力求做到无害化,采用集中填埋、集中焚烧、简易焚烧三种处理方式。县城中心区,320国道、上德公路、上禹公路等三条主干道沿线的村镇纳入市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三线一中心”以外的乡村按照“户集—村收—村运—乡焚烧”的运作方式进行集中焚烧。

    目前,全县共配备专职保洁员1862名,实现乡、村、公路干线和河道都有专人保洁的目标。

    运作管理因地制宜

    走进皂头镇窑山村,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村里家家户户门前设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绿色用于投放瓜皮果壳、菜叶等可沤肥垃圾,蓝色用于投放其他垃圾,农户每天下午5时至次日上午8时之间定点投放。

    在清洁工程的实施进程中,上饶县各乡镇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探索最适宜本地的垃圾清理模式。田墩镇将全镇划分为91个片区,采用网格化的方式进行村庄清洁管理,并由村“两委”或村民理事会每天对农户“三包”情况进行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星级评定;花厅镇通过微信平台,“”问题、“”成效、“”建议,让一些远在外乡打工的村民参与家乡环境整治;枫岭头镇则利用企业较多、财政状况相对较好的优势,投资建设4个垃圾焚烧站,保洁员工资由镇政府投入、企业家赞助、收取企业与商铺污染费等方式包干,全镇农户享受免费的垃圾清运服务。

     多元投入强化保障

    为确保农村清洁工程见实效、能长效,上饶县从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监督机制三方面作好保障。从2014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清洁工程,乡镇按照不低于人均10元的标准予以配套,重点用于垃圾清运、保洁员工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建立部门挂钩帮扶责任制,每个县直部门挂钩一个村(居),每年支持不少于3万元的资金或实物。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该县引导村民自主投入,村组按“一事一议”的办法向农户收取60元至100元的卫生保洁费用,并积极引导企业、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去年以来,全县投入农村清洁工程资金5993万元,其中县级财政2003万元,乡镇投入2673万元,村组投入266万元,部门挂钩帮扶投入305万元,农民自筹7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