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札记

21.06.2014  17:14

    许多农村,生活富裕,房子漂亮,道路平坦。而在一些农村,生活环境十分糟糕,触目惊心的垃圾和横流的污水,有人调侃这是“有新村无新貌”,生活在农村的百姓为此十分苦恼。

    民心所盼,党和政府理当顺应。今年年初,上饶县委、县政府决计在全县农村开展以“秀美乡村、清洁家园”为主题的农村清洁工程综合治理,通过发动群众投身水源清洁、田园清洁、道路清洁、溪河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行动,创造宜居宜业的优良环境。

    随后,目标明确、指标具体、措施扎实的《上饶县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印发,明确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达到“七个基本没有”: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基本没有垃圾,村庄周围基本没有堆放垃圾,河边、库(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垃圾和岸边没有乱倒垃圾,山边可视范围内基本没有乱倒垃圾,集镇内部及周边基本没有垃圾,通村公路、国(省)道、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基本没有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没有乱排乱流现象。方案要求今年上半年初见成效,一至两年内实现全县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

    同时,县里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旨在高位推动,合力推进。县财政每年安排以奖代补的专项资金不少于1500万元,用于垃圾清运、保洁员工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每月督查得分排名后两位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在当月调度会上作表态发言;连续两个月排名末位的,由县主要领导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整改;对连续三个月排名末位的给予“警示”。之所以要这么“兴师动众”地来搞农村的清洁问题,县委书记张桢祥是这样理解的:民生连着民心,只有解决民生难题,才能真正把民心凝聚起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就是联民心、解民忧的具体举措,就是真正以公心赢民心、以诚心感民心、以爱心得民心。

    一场当初被有的人理解为“大扫除”的活动,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却收到乡村剧变的效果。作为此项工作的主体,广大农民踊跃参与其中。6月中旬,记者深入皂头、田墩、煌固、枫岭头、尊桥、茶亭等乡镇,发现各地都在创新、探索最适宜本地的垃圾处理模式。在皂头镇窑山村、三联村,只见村庄干净清洁,村民家门口放置着垃圾桶。三联村村主任陈守正说,可以说百年来都没有这样搞过卫生,他们村这次光存量垃圾就清了800多立方米。在田墩镇黄坑村,只见穿村而过的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还有村民正在溪水里洗东西。十分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理事会会长沈兴振谈起乡村清洁工程,连连说好。他告诉记者,过去沉积在溪里的垃圾已与路持平,甚至高出路面,臭气熏天……通过清理,全变了。他每天都会巡查五六遍,发现乱丢垃圾现象会及时予以制止,对没有盖好的垃圾桶会去盖好,以防气温高生发出臭味,孳生苍蝇蚊子。他邀记者到房前屋后去转转,指着几幢房屋说:“即便没人居住的房子周边,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接受记者采访的乡镇领导都坦言,长期以来,当地农民都把垃圾倒入溪河,期待来年发洪水时能把它冲走。虽然洪水的确能冲走一部分垃圾,仍有部分冲不走,年复一年,不少垃圾沉淀下来,以至溪河淤塞,河床逐渐抬高。加之没有综合治理,就算清扫,也只是把垃圾移动一下位置,久而久之,致使农村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百姓的身心健康,的确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现在政府来推动这项工作,与百姓意愿十分吻合。而县长熊孙魁认为,农村垃圾污染,对饮用水源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必须花大力气,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交上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让群众有一个安心、舒心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一项工作牵涉千家万户,惠及数十万百姓,人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做好。田墩把全镇划分成91个片区,采用网格化的方式进行村庄清洁管理,将数百只垃圾桶编号、定点,现在存量垃圾全部清完。来到煌固镇沿坂村,骄阳下,幢幢农舍忽隐忽现在绿树间,绽放的荷花,洁净的村庄,清新的空气,世外桃源般的村庄让人陶醉。聊起农村的环境污染,镇党委书记感触良深,他说原先在望仙乡供职就想整治农村的环境,尤其是“白色污染”,但费用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现在县里开展乡村清洁工程,有了一定的补贴,镇里已投入250多万元,成立了环保站、购置了垃圾运输车和板车、建起了焚烧炉、拆除了垃圾窖、配置了垃圾桶。他介绍,几十年没有搞过垃圾大清理,存量垃圾数量惊人,有的村光堆放在小河里的垃圾就有五六千立方米,清理时挖掘机进不去,还特意修了便道,硬是把它彻底清理了。而在枫岭头镇丁家村,清洁工程进展十分顺利。大家都想把自己居住的环境搞好,让生活更舒心惬意。除了政府给予费用外,当地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也慷慨解囊,对这项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在丁家村环卫站,几名保洁员正在休息,而该站的工作用房功能齐全,完全出乎记者的意料。在尊桥乡后坪新村,记者得知自己所站的休闲广场,原先则是一座恶臭飘散、苍蝇乱舞的“垃圾山”,如今种植了花草,添置了健身器材,成为村民休闲宝地,每当夜幕降临,村民还会在这里翩翩起舞。如此巨变,在上饶县农村比比皆是,令人感慨万千。茶亭镇地理位置特殊,该县的工业园区和城南新区都坐落于此镇。当农村向城镇转变,过去对农村垃圾虽采取集中堆放、用焚烧炉焚烧等措施,但始终没有使环境得以根本转变。目前,他们正按县里的要求全力推进乡村清洁工作,千余只垃圾桶早已各就各位,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百姓看见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镇领导说,环境的改善还带动了当地民风的转变,干群关系比过去更融洽了。

    翻阅一份份县里的通报,凝视村庄墙上醒目的流程图,感受干净整洁的新农村,不争的事实告诉人们:当地聚精会神推进的乡村清洁工程,已给农村百姓带来福祉。诚然,此项工作还刚刚开始,正如当地干部群众所说的,这项工作的确很得民心,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现在各地存量垃圾基本清理完毕,已转入常态管理,而要真正让乡村秀美、家园清洁,关键得让百姓把卫生习惯培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