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应家乡:“入户走访”察民情解民忧

10.10.2015  11:24

    新华网江西频道10月10日电(郑万文 姚俊)“老陈,你忙啥呢?能否耽误你一会儿工夫,我们聊会儿天,了解些情况。”近日,上饶县应家乡党委书记黄旦辉走进村民陈礼兴家,与他拉起了家常。

    从庄稼种植、到家庭收入、子女就学,从生活中的困难到村里的发展希望,陈礼兴向黄旦辉渐聊开来,还向黄书记提出,希望能够解决村里几条道路的问题,提高村民们的收入。

    这是上饶县应家乡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中的一个缩影。从今年8月起,应家乡集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入户走访”活动,乡干部走进村组和农户家中,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百姓真实声音,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得到群众认可。

    访民情:“地毯式”走访全乡农户

    应家乡以“三严三实”为引领,全面开展以“进村入户大走访、搭建干群连心桥”为主题的“入户走访”活动,下大力气掌握村情民意,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以群众问题为工作导向,把群众问题作为工作的风向标。

    应家乡将走访工作人员组成2个大组、11支小分队,大组组长分别由书记、乡长担任,小分队由其他班子成员带队,每个走访小分队均明确走访辖区及农户,各走访小分队制定科学走访计划,确保走访工作扎实开展。

    走访时,各小分队将走访图片实时发至乡微信群,乡主要领导强化走访情况督查,对走访工作中发现走过场的进行严肃批评。同时,按照“每天一调度、三天一小结”的原则,对走访中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梳理和分类,并在每三天的走访小结会上进行讨论,商议解决办法。

    应家乡走访活动注重科学搭配走访小分队。在留置部分干部值守窗口岗位的同时,鼓励干部以夜访形式破解走访与日常工作不能兼顾的难题。夜访既避免了影响本职工作,又能更好地接近与群众的距离,提升了走访效果。

    “姚伯伯,今天我们来走访你家,有什么困难或者对我们工作有哪些意见建议,你都可以说说。”坐定后,夜访干部方持权在浮墩村坳头组掏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

    两个月来,应家乡“地毯式”走访全乡7个行政村4600余户农户,收集意见建议、问题纠纷共320条次,内容涉及农村土地流转、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满意度、村级公共服务资金使用、合作社建立、庄稼种植、收入来源、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工作等许多方面。

    解民忧:对问题矛盾不回避、不拖延

    在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中,应家乡明确了走访工作的重点方向、重点人群。每进一户,都仔细了解了农户家的基本情况及其当前面临的生产、生活困难。

    “你们反映的问题,我们都记录下来了,乡里和县里将抓紧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加以解决。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努力,把基础设施建好,把居住条件改善,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让大家尽快增收致富。”应家乡乡长周志君诚恳地回答群众。

    入户走访后,走访小组认真整理汇总走访记录并制作台账,分析研究对策,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确保“入户走访”活动不流于形式。对排查出的矛盾不回避、不拖延,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矛盾纠纷排查及时。

    应家乡在走访中听取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引导群众拥护支持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在安坑村青山岭小组,走访小组挨家挨户听取群众对320国道改建项目采石场建设的意见,通过谈心解除群众心结,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促进群众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

    应家乡对走访过程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分门别类进行梳理解决。目前,已解决问题286个、排除矛盾纠纷25起。

    赢民心:干部群众之间搭建起“连心桥

    应家乡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理念,以群众问题为导向,把群众呼声、群众需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确保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让群众看得到变化,摸得到实惠。

    应家乡从小事、从力所能及的事出发,逐一化解,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及时上报解决、限时答复反馈,积极协调解决涉及面广、困难较大的矛盾纠纷问题。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方法,把每一个问题、每一个隐患的处理工作落实到包案领导、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上,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

    走访干部得知石门村村民叶某的丈夫李某在企业务工工作时因意外导致死亡,双方就死亡赔偿问题分歧很大,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很大。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当天赶赴事发地,进行调查取证、积极斡旋。后经工作人员努力,以法为据、情理结合,以最短的时间为叶某最大程度地争取到了丈夫的工亡补偿款126万元,并为她家庭争取到用工方负责人的个人资助款23.6万元,缓解了叶某家庭的困境。

    顺应人民群众新关切新期盼,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民生诉求,积极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在应家村,乡综治办、派出所等政法部门干部深入村组,了解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和对综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当场进行化解,消除了一批不稳定因素。同时,对涉及教育、就业、就医、分配、社保、稳定等群众基本生活的民生问题,应家乡尽最大努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在干部群众之间搭建了“连心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