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两镇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8.03.2014  12:47

      日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文公布了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审核,于近日公布了全国71个镇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这71个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我省铅山县河口镇、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广昌县驿前镇、金溪县浒湾镇、吉安县永和镇、铅山县石塘镇名列榜上。

在水运交通时代,位于信江河畔的铅山县河口镇,因贯通闽江水系、钱塘江水系、鄱阳湖水系和长江,而成为中国东南的商业重镇。它成镇于唐代,当时铅山(铜)场炼出的铜,就是从这里运到设在饶州(鄱阳县)的官营造币中心永平监铸钱的。北宋,因商品交换日益增多,而被称为“沙湾市”。明代,因纸、茶等商品集散不断扩大而日趋繁荣,称为“河口”。明清时期的河口镇为中国纸、茶贸易中心和制茶、造纸中心,及闽、浙、皖、赣等地百货集散地。今天的河口镇仍然保留着“九弄十三街”的格局,它既见证了当时河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历史,又是我国宋以后古代城市建设中“街巷制”的典型。它一改唐以前那种“里坊”(居民区)与“市”(商业区)严格分开的“里坊制”,而集商店、作坊、旅舍和民居于一街。这种“街巷制”的城市建设格局,说明了宋以来铅山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然使河口逐步形成中国东南的一处贸易中心。它又是“以河兴商、以商兴街的典型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家评审会对河口古镇的评语)。“门傍信江水,窗含九狮山”,这是河口古镇的风貌。从雄峙信江北岸的九狮山巅俯瞰河口,但见河口镇呈一巨大弧形,似关帝遗下的“青龙偃月刀”。镇东,是信江和铅山河汇合滚滚东来的狮江河水(信江与铅山河汇合后,在铅山境内称狮江),为古镇之“入水口”。江水紧咬着九狮山峭壁,滔滔西去,又有“天乳寺”依山筑阁,而在浪声轰然中则又显示出九狮主峰下“龙门第一关”,令人仰之弥高。而屹立在西边大航渡对岸深潭悬崖之上的水尾亭下,为河口镇之“出水口”,其势其状无不给人以“扼住关口,镇住灵气”的气象。入水口,出水口和寺亭、崖刻等诸多景象,既是古镇的秀色,又状古镇的伟岸。而明代宰相费宏开凿的既方便居民又起到消防作用的惠济河穿城而过,更给这座江南古镇平添了几多情趣、几分温婉秀气。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之后,铅山县有关方面立即行动起来,河口镇镇政府联合铅山县博物馆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请文化人士建言献策,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方案和措施,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做好河口古镇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组织人力物力和筹集资金开始了河口明清古街“老字号”(百年茶纸老商号)的修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