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打造现代升级版农业进行时

28.10.2013  14:02

记者方军摄

    10月,正是鄱阳湖虾蟹收获之时。放眼望去,宽广的水面上渔船成排,渔民们笑逐颜开;岸上则是车水马龙,一筐筐活蹦乱跳的虾蟹正被保鲜装箱,几个小时后,它们将出现在上海、杭州的超市里。这一幕是鄱阳湖秋季经常出现的景象,也是我市加快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的生动缩影。去年全市水产品总产47.26万吨,居全省第一。

    如今,上饶农业到处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305.71亿元,粮食总产67.6亿斤,实现“九连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农业加工企业334家,农民人均纯收入7011元,形成了以油茶、花卉苗木、水产品、雷竹、万年贡米、蔬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特色农产品。

    抓机遇,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如何将农业大市转化升级为农业强市?怎样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一直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战略方针,我市抓住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促进区域性非均衡发展,全力支持鄱余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建成在全国“拿得出、比得赢、叫得响、靠得住”的优质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的举措也适时浮出水面。

    鄱阳、余干、万年三县地处鄱湖之滨,水土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具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鄱余万三县立足优势,先行先试,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就等于抓住了全市现代农业建设的“牛鼻子”。对于促进我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在“十二五”期末实现“百千万”目标(即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家以上、农业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具有重要意义。

    强基础,打牢现代农业发展底子

    规划是操作的指引、未来的向导。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把基地建设的蓝图做得更美更实。

    要持续加大投入,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不断完善农村水、电、路、树、气、讯等基础设施,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大力建设秀美乡村,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扎实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着力发展“春提前”、“秋延后”大中棚蔬菜,力争到2015年三县大中棚等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同时,要不断提升基地建设,做大种植基地,做强畜禽基地,做特水产基地。

    截至去年,全市累计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59.1亿元;全市12个县(市、区)均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是全省第二个农业综合开发全覆盖设区市;全市共有各类农副产品市场178个,年成交近100亿元。

    壮龙头,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作用

    打开《上饶名优特农产品手册》,一个个响当当的农业龙头企业,一批批本地名优特产的品牌映入眼帘:婺源绿茶、德兴红花茶油、万年贡米、广丰马家柚……为擦亮这些农业“名片”,我市扶持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引擎功能和纽带作用,努力使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几年前,江西远泉实业集团还是家小企业,如今该公司拥有数个子公司、12个生产基地,跻身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行列,直接或间接带动数十万农户增收。

    截至去年,全市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5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4家(国家级4家),占全省的1/7强,居全省第一位。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6家;德兴市百勤异VC钠有限公司为世界两大异VC钠生产企业之一。去年26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带动120万农户增收24.5亿元。

    创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品质是农产品的生命力,品牌是市场的“绿卡”。

    我市把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作为当前农业产业的主要目标,用项目扶持、资金直接奖励等措施引导企业自觉重视产品品质,用严格监管和惩处措施规范企业日常行为。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积极组织制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创建畜禽规模化养殖小区、水产品健康养殖场,发展健康养殖和绿色种植模式,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如今,我市的一大批优质农产品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万年贡米、鄱湖银鱼、上饶茶油、广丰淀粉、横峰葛根、玉山白玉豆、铅山红芽芋等绿色有机食品,以其优质安全的品质优势,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截至去年,全市共有绿色食品70个、有机食品82个、无公害农产品5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9个,“三品一标”达230个,数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居全省第一位。(来源:上饶日报 记者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