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客:不上班不交际的生活不值得提倡

27.03.2015  20:58

  2014年全年只花2万元,我做到了。上海一对夫妻不上班,没孩子,无交际,2个人一年2万,过的很幸福。他们认为,如果上班要买新的衣服穿,还有交通,外食,同事之间吃饭等等,一年也存不了钱,还不如不上班,什么花销也没有。(新闻晨报3月27日)

  北上广的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之高,公众皆有耳闻。相比之下,上海这对夫妻一年只花2万元的创举就带有了“人咬狗”的新闻特质。然而,这种所谓的家庭紧缩政策并不具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大城市,一对夫妻一年只花2万元,如此之低的生活成本,让人难免想起那些守财如命的吝啬鬼角色。比如葛朗台,比如严监生。家庭生活需要节俭,可如果连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无以为继的程度,那就有些太过离谱了。

  客观而言,守财奴式的节省并不能维持一个家庭在大城市的生活。上班挣钱,然后消费,即使一年也存不了钱,但却可以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如果没有丰厚的财力做后盾,这种不上班不交际,只靠掰着手指头过日子的模式根本无法持续,过不了几年就会坐吃山空。对于社会而言,如果大家都是这样一种木头人的状态,我们的经济和消费恐怕都会出现一种停滞的状态。

  从一定意义上讲,守财奴式的节省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上班与不上班,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个人,意义并不一样。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社会关系,没有了交际圈子,实际上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尽管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冷漠,但这不是不交际的理由。

  一年只花2万元,这固然是一种节省,可却节省过了头。这样一种不上班不交际的生活状态实际上是典型的“木头人”状态。对于这种生活方式,并不值得人们效仿也不值得提倡。因为人既是自然人,同时也是经济人和社会人。家庭同样是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子。

  不过从一年只花2万元的这对上海夫妻身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如今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之大。但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又怎么会没有压力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和生存的压力,才迫使人们不得不去努力工作,努力奋斗。上海夫妻自认为守财奴式的生活很幸福,但这种低品质的幸福生活恐怕不是多数人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