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视“互联网+”的能量效应

09.07.2015  11:30

  积极推进“互联网+”11个重点领域发展传递出一个信号:在消费互联网之外,传统产业借网转型还依赖于产业互联网的迅速推进。“互联网+”不是传统业态与互联网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化学反应,传统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的“触网而新”,其实都有赖于通过互联网对产业进行要素重组。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应当同时推进,共同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日前国务院下发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互联网+”的11个重点领域,包括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这也释放出一个信号: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电子商务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在消费互联网之外,传统产业借网转型还依赖于产业互联网的迅速推进。

  眼下,传统产业对电子商务的热情不难理解。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将销售环节上网实施起来相对简单,对原有生产流程影响较小,却又能在短期内看到“真金白银”的收益。同时,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3.4万亿元,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电子商务市场的高度成熟对生产企业也存在天然的吸引力。

  但是,产业融合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在电子商务。除“上网”外,“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意义,更在于其开放、平等、透明的特性,使信息和数据真正流动起来,从而产生巨大的生产力,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促进产业跨界升级,驱动传统产业在业态和运行模式上“进化”。可以说,“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全方位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新商业模式的生成需要协同发展。

  事实上,产业互联网是个不小的范畴。以制造类企业为例,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渗透可以提升从产品研发到营销模式的各个关键环节和领域的水平。比如,在研发中引入众包、众设等新型创新模式;在生产环节中推广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发展柔性制造、数据制造、网络制造、云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在管理上实施精益运营管理、智能分析与决策等新型管理模式;在营销上发展精准营销、需求创造等新型营销模式;还可以形成一系列新的包括在线监测、远程维护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制造业的服务价值链。

  在我国,由于目前消费互联网已经相当发达,产业互联网尚在培育发展期。发展产业互联网,并不是说要与消费互联网完全割裂开来,而是要想方设法从消费互联网中获得动力。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不仅仅将电子商务视为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传统企业应重视由电子商务产生的来自供应链和消费者的精确海量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有的放矢地建设产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比如,利用云计算的处理能力和大数据的分析技术,传统产业能够更准确地体察到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以按需定制、个性化生产呼应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到个性化、多样性消费的变化,通过提升内功真正建立起互联网思维,从根本上改造传统产业的运作规律。

  “互联网+”不是传统业态与互联网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化学反应,传统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的“触网而新”,其实都有赖于通过互联网对产业进行要素重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应当同时推进,共同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一腿长、一腿短是会直接影响走路效率的,也必然会抑制“互联网+”的能量。(作者:陈 静 原文刊载于经济日报7月8日第九版)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