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不同岗位之间平均工资水平差距较大

05.08.2015  10:32
 

  2014年,江西省统计局对不同岗位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全省共调查1.60万家(规上)企业法人单位。其中:非私营单位0.87万家,私营单位0.73万家。

 

  调查数据显示,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达433.14万人,其中:在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达291.86万人,在私营单位就业人员达141.28万人。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550元。

 

  调查单位就业人员按工作岗位分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5类,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一、不同岗位人员工资基本情况

 

  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岗位平均工资最高,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4

 

  调查的5类人员平均工资分别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82557元,专业技术人员48658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0083元,商业、服务业人员36873元,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39707元。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1.94倍;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只有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6.7%。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4。

 

图1:不同岗位人员平均工资情况

 

 

  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小

 

  分行业门类看,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3.8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为1.97。在全部调查的16个行业中,11个行业岗位工资差距大于全部调查人员平均水平,从高到低差距之比依次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8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72,卫生和社会工作3.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00,房地产业2.8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68,采矿业2.6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35,教育2.33。5个行业岗位工资差距小于全部调查人员平均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97,建筑业2.01,住宿和餐饮业2.21,制造业2.22,批发和零售业2.22。

 

表1按行业分岗位平均工资情况

 

  单位:元

 

指标名称

按岗位类型分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商业、服务业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总计

82557

48658

40083

36873

39707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GB/T 4754-2011)

 

 

 

 

 

 

  (一)农、林、牧、渔业

 

 

 

 

 

 

  (二)采矿业

90136

47982

38851

33777

41568

 

  (三)制造业

83945

53768

40536

42870

37864

 

  (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14124

62680

56066

29956

53205

 

  (五)建筑业

73724

41929

36756

37718

38499

 

  (六)批发和零售业

76586

42854

40697

34527

40726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0037

68009

50892

51133

57417

 

  (八)住宿和餐饮业

53375

32924

27290

25762

24175

 

  (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27944

68295

54550

58561

57195

 

  (十)金融业

 

 

 

 

 

 

  (十一)房地产业

79218

50211

35782

27875

36531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5828

46281

34337

31974

37884

 

  (十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14087

71876

55172

48828

36996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1925

56154

37059

30927

21050

 

  (十五)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75260

42587

42951

28122

41286

 

  (十六)教育

61262

39590

33702

34028

26322

 

  (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

84957

50233

34757

25605

41336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8203

47639

25897

30652

23708

 

  (十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联营企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大,股份有限公司岗位工资差距最小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联营企业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69,岗位之间差距最大,其次是集体企业岗位之间差距大,最高与最低之比为3.49,股份有限公司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1,差距最小。

 

  外商投资企业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3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岗位平均工资差距大于外商投资企业。

 

  与国有单位相比,私营单位岗位平均工资差距更小。国有单位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是2.45,私营单位岗位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是2.35。

 

表2按经济类型分岗位平均工资情况

 

单位:元

 

 

按职业类型分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商业、服务业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国有

109052

61795

50534

44539

54115

 

集体

98190

39215

43464

28108

32561

 

股份合作

64600

43164

30011

24553

35649

 

联营

88542

36828

39940

18881

49900

 

有限责任公司

85937

50395

41882

38323

41896

 

股份有限公司

87990

53001

40251

39863

41679

 

港、澳、台商投资

89029

55727

37956

38570

38643

 

外商投资

84326

51513

40273

41760

37366

 

私营

71524

41669

35811

30394

34792

 

 

 

  4、全省各设区市之间差异较大

 

  调查数据显示,赣州市岗位平均工资差距最小,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04,新余市岗位平均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76。4个设区市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低于全部调查人员平均水平,南昌市各岗位平均工资水平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同岗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南昌市高出15590元,全省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商业、服务业人员,南昌市高出全部调查人员平均水平7089元,南昌市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也高于同岗位全部调查人员平均工资2486元,南昌市作为全省经济龙头的省会城市、开放水平高,人口受教育程度高、经济发达,中心地位优势明显。

 

表3各设区市岗位平均工资情况

 

  单位:元

 

地 区

中层及以上

管理人员

专业技

术人员

办事人员

和有关人员

商业、服

务业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全省

82557

48658

40083

36873

39707

南 昌 市

98147

52616

43154

43962

42193

景德镇市

81545

46085

38423

34169

36178

萍 乡 市

70659

44996

35231

31143

40097

九 江 市

80633

48281

35388

31984

36150

新 余 市

72402

43697

35848

26229

38713

鹰 潭 市

90201

62636

42064

36982

46232

赣 州 市

72207

45953

39909

35411

37993

吉 安 市

77093

41195

37690

31079

35554

宜 春 市

71965

41982

33432

34216

33060

抚 州 市

73891

48900

45885

33106

42688

上 饶 市

72326

44612

39245

33857

39076

 

 

  二、造成不同岗位人员工资水平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1、行业垄断加剧了工资水平差距

 

  造成行业垄断的因素,主要是行政垄断、技术垄断、自然垄断。行政垄断主要表现在行政许可证上面,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可以使非垄断部门成为像其他垄断行业一样的垄断存在。自然垄断主要由自然矿产等因素形成的。如开发矿产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这样就有效阻止了中小资本的进入,形成垄断。技术垄断是因为由于实行对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的保护,使得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的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以迅速占领市场,而技术落后企业没能力研发或者研发需要较长时间,因而丧夫了发展先机,形成了技术垄断。从本次调查情况看,工资水平高的岗位,所处的行业都是国有企业,通过行政垄断、技术垄断等获得利润,占领市场,大量利润留存国企内部分配,加剧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工资差距拉大,同一岗位人员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两极分化,国有、垄断行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收入过高。

 

  (1)从不同行业,以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岗位看,调查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18.74万人,占全部调查从业人员4.33%。9个行业平均工资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行业平均工资超过10万,排名前4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7944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14124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4087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0037元),工资水平较高的集中在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而同样是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低的住宿和餐饮业(53375元),与最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7944元)相差74569元,同一岗位高的是低的2.40倍。

 

  以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最高(56066元),最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5897元),最高与最低相差30169元,同一岗位高的是低的2.16倍。

 

  (2)从不同企业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岗位看,国有企业工资水平最高,达109052元,集体企业其次98190元,股份合作企业平均工资最低64600元,私营企业平均工资71524元,同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国有企业的高出私营企业37528元,是私营企业的1.52倍。

 

  2、中低收入比重偏大,工资水平偏低

 

  本次调查中,年平均工资为39707元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占全部调查人员62.50%,比全省全部调查人员平均工资42550元,低2843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0083)、商业、服务业人员(36873)占全部调查人员的20.66%,工资水平比全省调查人员平均工资分别低2467、5677元。企业一线员工、办事人员和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调查人员比例高达83.16%,且工资水平均低于全部调查人员平均数,低工资水平人员比例过大。

 

  三、工资水平差距过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工资水平差距过大,容易加剧社会矛盾,引发社会不稳定,危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障碍。

 

  1.工资水平差距过大会挫伤低收入人群的劳动积极性

 

  有研究表明,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对社会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对社会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具有较强的缓冲功能。在发达国家,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普遍在60%-80%之间,但从我省目前的工资水平看,中低收入比重偏大,工资分配的基本格局还是金字塔型结构。人们对劳动致富带来的正当经营收入差距具有一定承受力,但对行业垄断等非正常途径产生的过大的收入差距,不满情绪强烈。社会失衡心理蔓延扩散,将大大降低劳动者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加剧人们对收入分配不公的不良印象。

 

  2、工资水平差距过大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分配就没有可靠的物质基础;没有合理分配,经济增长也会缺乏持久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工资水平差距过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具有“连带效应”,会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形成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

 

  (1)消费不足使生产过剩,会导致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开工不足,裁员减产甚至停工破产,企业利润率下降,相关利益者收入降低,进而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使投资总量减少,影响经济增长。

 

  (2)投资信心及投资总量的减少影响社会就业岗位的减少。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提高低收入人群体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关键作用,而就业岗位的有限增长使大量低收入者通过就业提高收入的途径受阻。

 

  (3)经济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放缓,国家财政对低收入者和低收入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减弱。这样,进一步加剧收入分配的差距,使经济发展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由此可见,如何更好地协调好工资收入分配关系,缩小工资水平差距,推进社会公平,即是摆在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战略面前的一个重要选择和挑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撰稿:黄韶华

 

  审核:周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