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不得强迫学生购买教辅”如何实现?

17.03.2014  19:12

  最近,广州市物价局转发了省物价局、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代购教辅材料收费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除省推荐目录中的教辅材料外,其他类教辅材料学校不得提供代购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任何教辅材料。(3月17日《南方日报》)

  本是用来辅助教学的辅导材料如今不仅成了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原因之一,也在不知不觉中沦落成部分人的牟利工具。一本小小的教辅材料,左右着学生的精力,也败坏了教育的秩序。但在教育部门的一纸禁令下,这些隐匿在教育之中的灰色利益链是否就能得以制止?

  虽然这已不是教育部门第一次下文扼制教辅的灰色利益链,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上级有规定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一些与教辅经销商之间有利益往来的学校或教师依然有自己的办法让学生购买教辅。例如,教师会在安排作业时故意布置自己手上某本教辅中的习题,而全班之中只有个别人自愿购买了这本教辅。教师和学校虽然都没强迫学生购买,但不管是学生还是其家长,在学习问题上总是会对“人有我无”存在忧虑。于是没买教辅的学生向家长哭诉,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即便多么不情愿也依然会咬咬牙买下。这一做法看似学生都是自愿的,但其实是一种“被自愿”。学校或教师依然因为利益的缘故而迫使学生购买多余的教辅,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而已。

  解决中小学生购买教辅的问题,仅凭教育部门的一直禁令显然难以实现,因为政策的笼统性并不足以解决现实中的各类问题。这样一来,就需要借助其他方式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上级推荐的教辅质量要过关。省教育厅一般都会有推荐的教辅。这些教辅的质量怎样?是否也存在利益问题?禁止了学校层面强迫学生购买教辅,就需要保证上级部门提供的教辅真正能够促进教学。如果上级推荐的教辅质量堪忧,对辅助教学没有多大用处,学校难免要因为教学质量的缘故而自行选择教辅。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教育部门发文制止学校强迫学生购买教辅的做法就显得可笑。

  其次,教师不应过于依赖教辅。有的学校人手好几本教辅材料,语文一本,数学一本,不知不觉中,每位学生就有好几本教辅材料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辅依赖的现象比较严重,似乎没了教辅就觉得这门课不受学生重视,学生也自然学不好。如果把学生成绩的提高建立在大量的练习之上,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有可能适得其反。教辅有用,但也应当用的适当。

  再者,大力践行新课改。新课程改革实践了这么久,各地都有不少有效的教学模式涌现,这些新课改的成果本身就是在反对以教辅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可见,新课改越深入的推进,教师教学的模式就越发灵活,对教辅的依赖也就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