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不抱怨的世界》---党员学习文化月活动有感
两年前的一天在网闲逛时,不经意间看见了一本美国心灵导师威尔·鲍温的作品《不抱怨的世界》:“畅销全球80国,1只手环21天改变600万人的命运”。手环?啥手环?那样神奇?出于好奇,当即就买了回来。带着附赠的“紫手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当时就感觉到自己的内心被洗涤过一样。最近,局党支部开展党员学习活动月活动,我就想到了该书,再次认真细读之,从中寻找内心的一份平静。
抱怨,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怨工作忙、怨工资少、怨时间不够……似乎借此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获得他人的同情心和注意力。正如朗达·拜恩《The Secret》一书中的“吸引力法则”:你如果大声喊“痛”,伤害就会出现;如果抱怨,就会遇上更多抱怨的事。《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13岁参加中学舞会,因害怕邀请女生跳舞,转而抱怨自己太胖,女生是不会接受他的邀请的,从而引发同学们的同情并避开了这件害怕的事。自此他犯上了“抱怨上瘾症”,以后的日子,无论是工作上,还是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他都归因于他的体重。
可是抱怨过后,一切照旧,问题该怎么解决还得怎么解决。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抱怨,但我们也讨厌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么?如何做到不抱怨呢?本书阐述了走出不抱怨的四个阶段:
1.无意识的无能。即是指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抱怨。
2.有意识的无能。是指自己能觉察到自己以及周围其他人的抱怨。
3.有意识的有能。是指倾向于用沉默来便于自我反思、慎选措辞,以便于说出有价值的话语,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
4.无意识的有能。是指你已经重塑思维模式,习惯于不爱抱怨了,并且不需要意识控制。
威尔·鲍温通过建立一套实践操作性极强的方法——紫手环运动,来推进四个阶段的进展:
1.开始将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
2.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批评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重新开始。
3.如果听到其他戴紫手环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们应该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但如果要做这种事,你自己要先移动手环!因为你在抱怨他们抱怨。
4.坚持下去,可能要花好几个月,你才能达到连续21天不换手、不抱怨的目标,平均的成功时间是4-8个月。
书中讲述,一位因车祸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车祸之后,她经受了千辛万苦,不停的开刀与康复,饱受身体和精神的挑战,她是个很有资格“抱怨”的人:怨天、怨地、怨命运、怨撞击她的驾驶者……但是她没有!相反,她每天祈祷感谢救助她的医生、护士和照顾她的丈夫,她谢天谢地,她感谢诸神,感恩自己可以浴火重生。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人以任何名义窃取盗用。
这本书对我的生活、工作帮助很大,让我明白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抱怨,努力地接纳自己、确定自我价值。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我不能将眼光只着眼于眼前的困境,在我漫长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仅仅是沧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会有很多机会来改变的。正如书中所说:“停止抱怨,你就已经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工作的路上了”。虽然这条路还很长很远,还需要我付出无法想象的努力和代价,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积极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对前进道路中的各种不确定,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让自己“无意识的有能”去解决它。
总之,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任何人和团队要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朋友,紫手环只是一种象征、一种媒介、一种手段,最根本的还是改变自己的内心。或许要真正达到“不抱怨”很难,但这只是寻找内心平静的一个过程。放弃抱怨,相信自己,会有收获的! (永修县审计局 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