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面子工程难要拨款”

11.11.2014  19:18

  ●宛诗平

  11月8日,陕西省凤翔县田家庄镇河北村部分村民反映,在本村没有任何村办企业,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村委会举债70余万,修建一座进村仿古牌楼和铜牛雕塑。该村党支部书记接受采访时称,河北村要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而这些面子工程是必不可缺的,如果面子工程做不到位,就无法从上级部门要来拨款。 (《华商报》)

  一句“不搞面子难要拨款”道出了某些面子工程背后不得已的苦衷——没有哪个基层单位主观上愿意去搞面子工程,劳民伤财、压力重重,但不搞面子工程又难以得到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权衡利弊之后,硬着头皮搞面子工程也就成了一些地方的无奈选择。

  “不搞面子难要拨款”现象戳痛的是项目资金审批的面子。一方面,它反映出上级有关部门的机关作风问题,少数官员自身思想不纯、作风不正、党性观念淡薄与社会责任感缺失,在项目资金的审批方面没有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而是凭印象、凭表面做决定,导致基层单位认为谁把面子工程做到位了,谁就可能争取到上级拨款。其二,它折射出一些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等不规范的问题。当前的行政审批制度弹性较大,加之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缺乏公众参与,使得面子做得越足,越容易得到青睐,而老百姓的感受、基层的承受能力却变得微不足道。如果该审批的项目、该划拨的资金,无需基层搞面子就能顺利拿到手;如果对于本不该审批的项目、不该划拨的资金,即使表面文章做得再好也不能拿到手,恐怕也就不会有硬着头皮搞面子的了。可以说,“不搞面子难要拨款”不仅影响党的声誉,损害民众利益,伤害打击严格遵守制度按规矩办事者,为善于投机钻营者打开方便之门,使少数心术不正者受益多多,而且极易滋生各种各样的资金审批腐败。鲁迅曾说,“中国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是‘圆机活法’,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真正为了工作,未必不可以表现一番,但怕就怕官员们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伤了群众的心。破除“不搞面子难要拨款”现象,首先要摒弃各级干部头脑中的“面子”,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着手,严格规范项目的具体审批内容和条件,革除繁文缛节,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审批人员的自由裁决权,加紧建立诸如社会质询、人大审查、媒体曝光等公开的监督机制。同时,还必须适度简政放权分解那些掌管事权财权的部门手中的权力,坚持管权与放权并重,双管齐下,从而从源头上杜绝“不搞面子难要拨款”的现象发生。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