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旅游”的文化病理在哪

10.10.2015  08:08
原标题:“不文明旅游”的文化病理在哪

  原标题:“不文明旅游”的文化病理在哪

  说到底,小到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扔不扔垃圾,大到一个国家国民公共意识的养成,都能折射出特定社会的发展阶段、成熟程度、群己关系和社会生态。

  回望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文明旅游仍是热门话题。据新华社报道,国庆节当天,尽管有7万多名游客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但垃圾量明显减少,不少游客自备垃圾袋,“人走地净”。当然,也有“杂音”——蓝天白云下的青海湖,遭遇“垃圾之殇”。而在杭州,3名游客居然从雷峰塔遗址偷走了3块砖头,声称为了挖砖土泡水给老人喝治病。

  诸如青海湖的“垃圾之殇”、雷峰塔砖头遭殃之类的现象,由来已久,并不新鲜。尤其让人焦虑的是,随着国人足迹的渐行渐远,这种不文明现象似有蔓延到国外的迹象。难道中国游客果然是素质有问题吗?

  其实,与其说是素质,不如说是习惯。这是因为,乱扔垃圾毕竟只是部分游客的有选择的部分行为,而并非全部,也并非一成不变。从之前游客走后的遍地狼藉,到眼下的也可以做到“人走地净”,这中间的进步显而易见。这也表明,很多事情并非想不到、做不到,只是没有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或者说,只是缺乏好的习惯。

  习惯的改变或者说矫正,可能与外部的规训有关,也与自我的修养有关,但归根结底取决于内外的双向良性互动。实际上,这些年来,我们没少在倡导“文明旅游”“呵护风景”上下力气,有关部门也往往会采取一些整治行动,但却见效甚缓。

  何以如此?一方面,一味将文明的养成寄望于单向倡导,甚至局限于高高在上的灌输和教化,并非真正的公民教育,很难在国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痕,更不要说指导其具体环境下的具体行为了;另一方面,依赖严厉的打击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威慑力,但鉴于这种打击的不确定性,乃至操作的难度,往往会沦为空泛的恫吓。时间久了,就好像田间的稻草人,徒具观赏价值。

  特别是,无论是文明的倡导,还是高压的整治,均具有强烈的“外部性”,意在剥离景区与游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情感上的、意识上的契合,文化上的关切等。其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这是别人的景区”“这不是我的事”。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治理定势,除非能始终保持强大而严密的监控、惩治,否则很难让人产生心理上的共同认同。

  也因此,面对“不文明旅游”的现象,有必要从公众自身以及社会政策的公众参与程度两方面求解。公众本身并不缺乏文明向善的诉求,问题是如何能够激发出这种诉求。而激发的最好路径,仍在于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景区建设决策。比如,景区乃至政府主管部门,能不能将游客当作一个旅游共同体的成员尊重,从而通过扩大参与,而寻求更多认同。又如,可不可以尝试以唤起民众耻感的方式,从具体的实践出发来倡导文明出游。

  说到底,小到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扔不扔垃圾,大到一个国家国民公共意识的养成,都能折射出特定社会的发展阶段、成熟程度、群己关系和社会生态。而这只能通过公共事务的参与、制度文化的化育乃至双向良性的互动,一点点改变、一点点定型,并在不断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将外部内化为“我的”,才能产生个体的责任与义务,权利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