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杭民:不是贪官善伪装而是监管太乏力

19.11.2013  13:54

  10月28日,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涉嫌严重违法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在任职地方党政一把手时,他高调反腐。如履职黔东南州时,廖少华力推廉政风暴;2010年年初,廖少华与各县市和州直各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

  “台上高调反腐,台下大搞腐败”的“双面贪官”,的确是官场的一大“奇葩”。这些贪腐官员很善于做表面文章,大秀清廉形象,廉政语录不断甚至掀起廉政风暴,拿下几十个贪官,自然是其伪装自己的最好道具。但“画皮”终究是披不长久的,贪腐的马脚最终还是要露出来的,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罢了。

  不知道人们有没有发现,多位近期落马的高官大多曾是反腐倡廉“排头兵”——广东省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周镇宏在任茂名市委书记时,曾要求各级干部“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季建业在任职扬州市委书记时,更曾为《扬州勤廉史话》作序,还在廉政谈话中要求干部“正确对待权、利、能、廉”。就任南京市市长时,季还承诺要“做一个廉洁从政的市长”。

  伪装的毕竟是假的,纸是包不住火的。随着这些高官相继落马,他们的反腐“画皮”终于被揭开,却留给人们无穷的回味和反思。这些贪官为何能一路秀着廉政语录而边“腐”边升,为何能顶着“反腐清官”的美誉而大肆腐败?说明权力已经摆脱了组织、群众、法律、舆论等有效监督,在伪装的画皮下,他们可以“游刃有余”地伸出贪腐之手!

  当然,那些“双面贪官”之所以能边“腐”边升、带“病”提拔,更说明考核考察机制需要更多地从“纸上”落实到行动中。事实上,很多贪腐官员落马前在当地早已经民怨沸腾。但显然,只在纸上游走的制度,是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的,而权力缺乏监督,权力必将疯狂!

  “牛栏”里的“猫”“双面”很正常!事实上,前“腐”后继的“双面贪官”们所揭示的反腐软肋,并非什么新鲜话题了,但是,却经常轮回式地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官员身上上演。

  显然,其症结就是“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层出不穷。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结实,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缝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如”!“牛栏”当然关不住“双面贪官”。“牛栏关猫”,“双面贪官”当然越来越多!要实现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当务之急是要杜绝“牛栏关猫”,扎紧扎密“笼子”,在“结实”的笼子里,权力才不会滑向贪腐深渊,权力才不敢“两面三刀”!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