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言:不破应试藩篱,难补体质“短板”
近几年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韩国排第18位,平均身高1.74米;日本第29位,平均身高1.707米;中国男性排名第32位,1.697米。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3月6日列举上述数据并呼吁,尽快建立针对校园学生意外伤害的安全保护法规,激发学校让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确保学生增强体质。(3月7日中新网)
对于人大代表对于学生体质差的提案,应该给予掌声。近年来,学生体质整体上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在高校的军训、运动会中表现特别明显,因为体质原因出现临时状况而丢失生命的比例也在上升。在这里,一方面有着现代科技带来的学生越来越“宅”的趋势,另外一方面,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应试教育的藩篱。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很多年,但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应试教育的影子并没有远去。应试教育的核心就是仅仅依靠分数就决定一切,而这么多年的改革结果并没有改变这样的模式。所以,不打破应试教育的藩篱,就难以弥补体质“短板”,这应该是一条最为直接的路径选择。
从平均身高上看,在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中已经低于日韩的水平。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身高并非决定一切,这一点是肯定的并且可以举出很多人身高不高却创造了历史的例子,比如拿破仑、比如邓小平。但是,身高本身也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数据显现的并非只有身高的“短板”,更多的是身体素质的整体下降趋势。而这样的下降趋势原因,可以归结为生活水平提高的没有节制导致,更可以归结为课业繁忙没有时间导致,而后者的比例应该占据更大。如果从中国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孩子出生后就受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灌输,让孩子幼儿园就学习小学的课程,小学就学习各种兴趣班,中学更是不堪重负,而所有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望子成龙。
而在望子成龙的道路上,每一个家长评价孩子的最终目标又是指向分数的高低。通常情况下,家长和教师们的教育方式就是“你看看谁家的孩子,这次考了多少分”。如此比较之下,孩子们都在苦苦追求着分数,以及附着在分数之外的所谓素质,比如各种文体活动。而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锻炼时间就少之又少。在家庭中如此,在学校中更是如此。教师与教师的比较,班级与班级的比较,学校与学校的比较,这些都会最终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头上,分数的指挥棒一直在前面奔跑,孩子们就只能在后面追,而周围还有家长和教师们的呐喊。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孩子们焉有锻炼的时间,即使有也心中想着分数的魔杖。
素质教育的内核就是打破分数的藩篱,但是,在现实中又总是会变化。而在变化的过程中,真正属于孩子们的锻炼时间已经被以分数代表的课程所取代,在学校里,需要在课堂之上完成无数的内容,放学回家又需要在各种兴趣班中度过。如此以来,身体素质岂能有好的可能?不是说孩子们不渴望那种天真与烂漫的时光,只是他们已经被束缚起来,被分数指挥棒牢牢抓住,不破除这样的藩篱,身体素质只能每况愈下。(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