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伟:“一个月只休2—3天”不能光怪企业主

18.12.2013  11:18

  日前,由中山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担纲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简称CLDS)”完成了首份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76年,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拥有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证书的人数不多;雇员不到半数签订劳动合同,过半加班者无任何补偿,六成以上每周工作时间超5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只能休息2—3天;男性劳动力流动率低于女性;谋生仍然是劳动者第一位的工作价值。(12月16日人民网)

  为什么中国的公考、编制考这么火?因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生活有保障。“保障”在哪里?工资有保障,“双轨制”下养老有保障,还有一个保障也让民企员工“羡慕嫉妒恨”,那就是休息权,双休日那是雷打不动,相信抱怨国家法定假日不够长,对“挪假”、“拼假”大倒苦水的人大多是体制内人,你想想,70%的企业员工一个月只能休息2—3天,连双休日都没有保障,哪来的心思拿国家法定假日讨价还价?

  这就是中国式民企员工的现状:劳而不休。不是不能休,也不是不愿休,但凡有点追求的民企员工都面临同样的境况:不敢休。如果你是新员工,你亟需发挥即战力做出业绩就工资待遇重新与老板“议价”,在业绩不好衡量的情况下,老板只能看你的态度,工作多长时间是重要考量指标;如果你是管理层,那就意味着你的职位有很多人盯着,管理层一般离老板更近,监督也更近,有抱负的下属都在加班,老板在看着,你好意思、你敢双休日吗?

  “劳而不休”是中国民企的生态,它不光适用员工管理层,也适用企业主。中国的企业主恐怕是世界上最累的,有老板被诊断出癌症还继续忘我工作,直到全身多处得了癌症,有人评价某些著名企业家的特点是“善于放权”,对中小企业家而言,“善于放权”也就说说罢了,被政府事业公务系统捡掉的人力资源质量有多高?有多少新入民企的大学毕业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76年,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拥有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证书的人数不多”,这样的人力资源现状,让多少企业主敢于放权做甩手掌柜?企业主累也是不争的事实,缘于人力资源质量普遍不高、稳定性不够。让很多企业主更苦恼的是,不光质量不高,人力资源备选范围也不大呀,毕竟在“编制中国”的当下,有多少大学毕业生把进民企工作当第一选择?何况中小民企?

  有员工抱怨频繁加班,休息无保障,企业主往往说:我比你更累,我休息时都在想着企业的事呢。由此可见,治理“劳而不休”不能光靠“业界良心”,老板对自己都够残忍,让员工加班也是为了企业生存啊,毕竟企业没了,谁都不用加班了,这恐怕是比“劳而不休”更残忍的事了吧。

  一个月只休息2——3天,累的不光是员工,还包括企业主。谁也停不下来,因为普遍缺乏安全感。企业主把不安全感转嫁、传导到到员工身上了。深层的背后是中国民企特别是中小民企的生存境况问题。面临国企资源垄断,中小民企怎么Hold住?经济下行,各行各业利润下滑,市场上有多少“既得利益公司”布下激流险滩?市场尚未完全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质量好的性价比高的未必总能笑到最后,民企的税收负担有多重,因为要供养数量巨大大多不产生GDP的公务人员。

  “一个月只休息2—3天”不能光怪企业主,背后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问题,更有民企现实生存生态问题。不为民企松绑负担,不让政府把“闲不住的手”拿开,不让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不让民企获得与国企同等竞争地位,人口红利正在萎缩的中国,还有多少人愿意到“一个月只休息2—3天”的民企工作?还有多少企业主能招到“一个月只休息2—3天”的员工?民企搞不好,中国人的明天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