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亮:不要让“师德承诺书”只是看上去很美

09.03.2015  20:47

  自兰州各中小学开学以来,兰州市中小学、幼儿园的3万余名在职教师陆续签订“师德承诺书”,通过签订“师德承诺书”,促进师德建设,规范从教。师德承诺书共有九条内容,其中承诺“不讽刺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抵制有偿补课,不在校外私自兼课等”,获得学生家长点赞。(3月8日中国新闻网)

  此次,兰州市教育界的动作可谓很大,可以这么说,只要是本市中小学、幼儿园的在职老师,都将签订一份“师德承诺书”。因为“师德承诺书”涉及师德建设和规范从教,且内容具有操作性和期待性,获得学生家长点赞是当然的。

  然而承诺书并非什么新鲜玩意儿,教育界有,卫生界有,其他服务窗口有,甚至党政机关也不乏它的身影。那么这么多的承诺书究竟起了多大作用?恐怕回答是众口众词,甚至摇头者要占上风。为什么会演变成这种结果?笔者觉得,这是因为,有些承诺书是上级部门指令签的,走过场成分多;有些承诺书是单位为捞政绩定做的,做样子成分浓;有些承诺书初衷虽好,但缺乏有效执行力,最终只能半途而废。

  如何让承诺书掷地有声,发挥其应有效用呢?其一,便在“承诺书”之外。即,先打造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守纪规矩。试想一个不敬业的人,连自己的岗位都不爱,你能指望其担起多大责任?心不在岗,便会得过且过,即使有再多承诺书压身,也不会对其形成压力,更不会改变其工作走向。再者,承诺书贵在自觉履行承诺,试想一个不守纪的人,哪能做好这一点?当自觉履行变为强行约束,承诺就仅剩下监督了,这种毫无主动的慢待,会让制订承诺书的本意大大缩水,难以发挥最大效用。

  其二,要把承诺书纳入制度管理,并配套相应的实施细则,以便更具操作性。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变化,还要不断增减其内容,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永不过时的长效机制的一部分。在这样的长效机制建设中,承诺书才不至于变成花拳绣腿和短命鬼,才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其三,要对签订承诺书者的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督。要建立内部、上级,以及服务对象等第三方的多重监督机制。通过内部实时盯梢、上级部门暗访和第三方举报等方式,将承诺者是否履行承诺置于有形无形的监督中,这样才对他们产生强有力的威慑。并通过严厉惩罚和问责,倒逼他们去自觉履行承诺。

  总之,不管是“师德承诺书”还是别的承诺书,要想让其发挥真正效用,就必须有其他手段和措施辅佐,然后形成合力方能达到目的。否则,只有形式上的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做,难免会让承诺书沦为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