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开学不适应新环境 咋给“幼升小”孩子断奶?

02.09.2015  11:53

  9月1日是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小朋友往往不适应,部分家长也表现得很紧张。记者在南昌多所小学注意到,把孩子送进教室后,有些家长却迟迟不肯离开;有些萌宝哭鼻子,爷爷奶奶马上从孩子书包里拿出几样零食,边喂边哄。

  9月1日,南昌市各小学迎来开学首日,孩子们被爸爸妈妈一大早送到了校门口。

  ●鼓励孩子多认识一些小伙伴

  滨江学校一年级班主任陈丹娜告诉记者,1日开学后,大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室后就会离开,但有几名家长一直站在教室外面,观察教室里面的情况。

  陈老师说,她很理解家长们的心思,怕老师照顾不周到,怕小孩不适应,心里面不放心。“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能,而是家长觉得孩子不能,因此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积极的暗示。”陈老师建议,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伙伴交往,这样可以很快适应。

  ●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来上学

  “小孩幼升小,家长担忧是很正常的。”育新学校一年级班主任万英告诉记者,小朋友进入小学后,从心理上一般要经过3个时期,家长了解孩子每个时期的心理转变,就知道不同阶段应该做些什么。

  万老师说,小朋友首先经历的是兴奋期,晚上可能会睡不着觉。1个月后,由于在纪律上受到约束,教学形式也不再是幼儿园单纯的以游戏为主,小朋友会进入厌倦期。2个月后,小朋友会逐渐喜欢校园,进入适应期。

  “每个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不同,有些孩子第一天来学校有一种期待、新奇感,适应得挺好。但过了几天,正儿八经上课后,严谨地按照上下学作息时间来,一些小朋友反而有些不适应了。”育新学校一年级班主任黄丽珍老师说,孩子进入新环境,走好入学第一步非常重要,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在家里为孩子营造独立的小空间,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情来上学。

  ●多和孩子聊学校有趣的事情

  “小朋友出现不适应是暂时的。”滨江学校一(4)班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1日开学,新生班没有上课,而是由老师带着孩子们参观校园,看看学校的游泳馆、健身房、餐厅,让孩子们熟悉这所学校,喜欢学校的环境。同时,也让孩子知道教室、厕所、老师的办公室、自己的座位在什么地方,了解老师常用的口令,减少他们在新环境下的恐惧感。

  李老师说,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孩子的内心情感、上学愿望、学习兴趣和自理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非常需要家长帮助调整,因此家长要多与老师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小孩在学校的情况,放学后可以多问问孩子一些学校里有趣的事情、听到的小故事,通过家校配合,让孩子爱上快乐的小学生活。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廖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