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柏刚正不阿:曾弹劾严嵩老来得罪张居正

21.10.2014  15:11

  旧闻新读

  本栏目由广州日报独家与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联合推出,敬请关注。

  下期预告

  翻开任何一篇介绍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的文章,广州的音乐茶座都是不可忽略的一章,上世纪80年代初,这一新事物火速从星级宾馆向民间蔓延,短短数年,广州就有了近百家音乐茶座,街头巷尾处处都有劲歌金曲。下一期,就让我们一起到音乐茶座里“坐一坐”吧。

  先正旧事

  知广州

  为人刚直年轻时弹劾严嵩老来得罪张居正

  每次进入晓港公园,走过掩映在一丛丛翠竹之间的云桂桥,我就会想起近500年前在这里吟咏徜徉的大儒何维柏,因为这样的心灵总是让我既敬佩,又困惑,他年轻时弹劾权臣严嵩,到老又得罪名相张居正;朝廷垂青时他也坦然出任高官,失意时就返乡教书,也不见一点颓靡之气,这么一颗内心,到底是由什么炼成的呢?

  弹劾严嵩的时候,何维柏刚过而立之年,已贵为八闽巡按,本来官做得好好的,只是看不得严嵩侵吞军费,导致边防废弛,福建海疆倭寇横行,他就写了道奏章,直陈嘉靖皇帝。结果,严嵩的汗毛一根没动,他却被押进了囚车,又在朝堂上受了顿廷杖,之后直接削职为民。1572年,明神宗继位,张居正为相,63岁的何维柏再次被起用。要说张居正待他也不薄,可5年后,张居正丧父,因为留恋权力,希望群臣演一演挽留的戏码,他就不用回家守孝了,何维柏也压根不予配合,结果又得罪了张居正。铁腕的张居正马上就给何维柏换了张冷板凳,何维柏再次请辞,返乡教书为业。不过,他在岭南倒是教出了好些个举人进士,可见学问真不是盖的。

  设身处地细细探寻何维柏的动机,也不是真的那么难以理解。我不相信他真的那么天真,以为一纸奏章就可以告倒当朝权贵,他更可能是在真诚地按照孔夫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训诫来做事,虽然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但这份较真劲儿还是值得人钦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