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刘耀彬: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落地"

02.11.2014  12:14

    10月24日,南昌大学经济系教授刘耀彬接过由省政府授予的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牌子,脸上漾起喜悦的笑容,他是江西省发展升级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人。

    翻开刘耀彬的履历,一个个荣誉称号跳入眼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最近,他又被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采用不同学科的方法论来解决问题,看问题就更加系统、深刻,得出的结论也会更为独特。”作为一名“70后”学者,刘耀彬拥有多学科交叉背景,他常常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多角度论证问题,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国家部委科研项目7项。

    刘耀彬对待科研认真执著。从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他就一直关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这一研究主题,迄今已有14个年头,在此领域,他已在国际和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8篇,出版学术著作7部,其中,专著《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城市化》获国家“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立项,拟在英美等国家出版和发行。“今后,对这个研究主题,将会更加细化,通过更多的调查研究、实践应用等,使更多的科研成果成功落地。

    “人才培养,不仅是一种付出,而且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从2011年开始,刘耀彬创新性地领头推出了经济学专业的“点线面”本科人才培养贯通模式,让学生从大二开始,就与老师实行双向选择,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实施科研项目,为培养拔尖学生和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实施这种模式以来,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在本科生二年级遴选的35名学生中,有8名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有3名同学获得挑战杯竞赛奖励;在本科生四年级学生中,保研和出国的同学都受过“点线面”贯通模式培养。

    刘耀彬认为,做科研不能单打独斗,而要团队作战、规模化经营。2011年,他牵头成立了南昌大学应用经济学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团队成员王玉帅告诉记者,团队内部的科研氛围十分浓厚,为了申报一个国家课题,从题目到最后论证,刘耀彬教授总是一字字修改,并给大家提一些建议。推进我省土地产权试点改革研究、提高我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破解我省融资困境的对策与研究……如今,团队成员正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关心的9大课题。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 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