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市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点已有612个

22.06.2015  10:11

   县有品牌 乡有产业 村有基地

  自2002年启动实施以来,我市把“一村一品”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强化措施,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我市有市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点612个,全市已认定无公害基地267个,各类农业专业大户7726家,形成了“县有品牌、乡有产业、村有基地”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格局。

  超8.3万农户直接从事“一村一品

  据统计,目前我市有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镇2个、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3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点11个,市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点612个。2012年,“一村一品”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直接从事“一村一品”专业的农户8.3万多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的农民从主导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占家庭经营年收入的80%以上。

  全市已认定无公害基地267个

  记者了解到,我市十分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注重发挥品牌的效益来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产业大发展,实现“一村一品”质的提升。目前我市已认定无公害基地267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926个。在我市农业产品中, 有国家驰名商标13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省著名商标66个、省名牌产品15个、江西省名牌农产品14个。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565家,出资额累计112.08亿元,成员累计55594个。近年来,我市连续多年举办了“军山湖螃蟹节”“安义县杨梅节”“安义县葡萄节”等活动,不仅宣传了品牌,带旺了人气,更有效地推动了“一村一品”的发展壮大。同时,在实施“一村一品”过程中,我市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了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目前全市有各类农业专业大户7726家,家庭农场7292家,农民合作社3565户,社会化服务组织1318家。

  专项资金投入“一村一品”,10多万人次参加培训

  我市成立了由分管市领导兼任组长的“一村一品”工程领导小组,先后于2002年10月、2005年5月下发了两个关于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意见,2013年市“一村一品”工程领导小组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各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扶持“一村一品”工程的开展。有关部门、单位也把实施好“一村一品”工程列为重要工作内容,在人员配备、工作调度、项目安排、资金扶持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帮助,确保了“一村一品”工程的顺利实施。

  人才培训同样不可忽视。据悉,2002年以来,我市先后选派11批94名农村经济管理干部、龙头企业法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和种养大户到日本、新加坡等地考察学习研修,特别是学习借鉴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的成功经验。同时依托市委党校、国鸿现代农业科技园、苏州农干院、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等培训基地,采取专家授课、典型推介、课堂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举办了多期村党支部书记“双带”培训班和“一村一品”带头人培训班,对全市村党支部书记和“一村一品”带头人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创办“一村一品”项目的“领头雁”。此外,我市还加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增强农民创业能力,大力实施农民阳光培训工程,为加快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培养农村适用技术专门人才,共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十多万人次,为“一村一品”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由龙头企业带动的示范村达到66个

  目前,全市由龙头企业带动的示范村达到66个,有粮食、水产品、生猪、禽蛋、花鸟、竹木、肉食品、果品、蔬菜等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0多个,特别是年交易额达200多亿元的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已形成一个大流通、大循环、大进大出的区域性农产品集散地,有力地拉动了“一村一品”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目前我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56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111家。

  近半专业村有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行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我市有效提高了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46%以上的专业村成立了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会员(社员)中农村商品经纪人和种养大户的融入,有效缓解了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力推动了“一村一品”优势产品的销售。

  万云标 徐小芳 记者 吴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