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将传统文化教育列为专门必修课

23.04.2014  13:57

  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 贺迎春)近日,余敦康、成中英、牟钟鉴等专家学者提出在中小学专门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专家们认为,传统文化完全有必要作为国民教育的独立课程来设置,而且应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应将传统文化教育列为专门必修课并纳入考试科目,传统文化教育应以经典教育为主,注重其对青少年人格养成的作用。

  专家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这对于推动落实这项系统工程意义重大。但专家们指出,《纲要》未能将传统文化教育列为专门必修课程,是一大缺憾。

  专家们认为,将传统文化列为独立课程在台湾地区和海外华人中已有许多成功经验。但是,目前国内传统文化教育依然无法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设置,这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纲要》所规定的将传统文化加入到其他课程中去的做法很有意义,但由于缺乏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专门、深入和持久,容易导致碎片化,也难以在学生的人格养成方面取得预期效果。传统文化不但要成为国民教育的专门课和必修课,而且最好列入考试科目才能保证效果。

  专家呼吁,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美术、音乐,了解民俗、节庆等知识固然重要,但阅读经典更为重要,因为传统文化的生命理想和价值观念都集中体现在典籍之中。传统文化教育要立足于学习经典,避免把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学习文化知识,同时要注重发挥文化对青少年人格培养的作用,让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君子人格的养育打下坚实基础。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