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卿:且看防盗窗如何从隐形变成隐患

13.07.2015  15:22

  “”的一声,11日8时10分左右,在漳州市区荣昌花园53幢,一名男孩从10楼坠落,送医后不治身亡。据了解,男孩才5岁大,疑因起床时发现母亲不在家,到阳台上扒开隐形防盗网,不慎坠落。(7月12日《海峡导报》)

  住户从自家窗户或阳台坠落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只要从高空落下,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几无生还可能。每当一幕幕悲剧发生之后,媒体和警方都会发出善意的忠告,要求民众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坚决杜绝类似此类意外发生。

  可是,我们似乎走不出某种怪圈,高空坠人事件还是一再发生,小孩更是首当其冲,给一些家庭因此变得残缺不全,年轻的父母为此而悔恨终身。其实,很多孩童意外坠楼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人疏于防范,经常因为外出办事,而将小孩空关于家中,自认为不会出事,因为门窗都已经关得严严实实,殊不知,小孩的天性就是好动,即便不去爬窗子,恐怕还会做出其他事情来,碰电与玩火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就漳州发生的这一幕来看,显然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很多家庭都有安装防盗窗的习惯,不可否认,只要是钢制的窗子,就能起到防盗作用,但是,为了达到美化效果,一些住户安装了隐形的防盗窗,表面看是美观了,但是隐形很快就变成了隐患,就连5岁孩童都能扒开,这样的防盗窗形同虚设,可惜很多人都没有发现这个潜在的安全风险。

  据说,安装隐形防盗窗是某些管理部门的职务行为,带有某种强制的性质。我就奇怪了,既然有关方面知道这种防盗窗,寿命并不长,5年之后必须重新更换,为何当初提出了安装要求,事后就再也无人问津呢?试问,如果主管部门还有一点责任意识,及时提醒安装隐形防盗窗的家庭尽快消除此类安全隐患,这样的悲剧还会发生吗?

  由此可见,对于隐形防盗窗的制作,我觉得还有改进之处,必须研制出长久一点且相对安全的窗子,五年左右就要更换,未免过于脆弱、过于频繁,一般住户很难做得到。实在达不到这样的效果,那么,主管部门就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来,制定出强制性的措施,只要达到年限,必须责令拆除更换新的,唯有如此,才是对社会负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