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世界从无“真空地带” 西方需顺势而为
“真空地带”,尤需顺势而为(钟声)
在影响全球格局的权力“大盘”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分量正在加大。尽管这些国家还处于能力适应与相互协调的阶段,但它们不再是被动适应与接受,而是开始更主动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新年伊始,“真空地带”的说法就频繁出现在一些对国际局势的预测中。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展望2014年的评论中断言,凡是美国退缩的领域和地区,都出现了“不健康的真空”。
忧虑在不断加重。当美国总统奥巴马确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今年年底前将从阿富汗撤出,华盛顿的视线似乎也更多投向一些棘手的国内事务。长期依赖美国“领导力”的西方国家感到了不安。这是对华盛顿退缩的不安,也是对自身权力可能日趋弱化的不安。
美国的退缩并非2013年才开始。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罗奇所讲,长期以来,美国战略真空和短期主义危险已经存在。退缩的根本原因是力量的变化。无论这一变化最后会以何种形式完成,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进入了一个调整期。华盛顿将根据自身实力的变化,不断确立更能确保自身利益的全球战略。
作为全球军事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华盛顿的调整意味着,它会把一些责任逐步转移和推给别的国家。在现有体制下,美国国内政治的较劲也会使这个国家未来的决策更加内向。美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将更多受制于其国内政治力量博弈的束缚。
从这一角度看,“真空地带”的观点,本质上代表的是西方对权力转移的思考。建立在以美国为主导的现存体系基础之上的这一思考,反映了西方对国际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评价。也从另一侧面折射了未来国际治理机制调整与改革的难点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国家真正惶恐不安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对美国主导的习惯性依赖。当不能将期望寄于美国的超强实力及其带来的独家话语权,而是要更多依靠同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形成新的解决地区和全球问题的机制时,种种困惑随之而来。
其实,“真空”只是一个假象。在影响全球格局的权力“大盘”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分量正在加大。尽管这些国家还处于能力适应与相互协调的阶段,但它们不再是被动适应与接受,而是开始更主动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全球经济治理正出现一种更加公正、合理的新平衡,未来世界的发展及治理也更加需要新兴市场国家的参与。
权力没有出现真空,而是一些权力退缩了,一些权力伸展了。这是既有治理理念与治理方式向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转换的敏感时期,其过程充满利益博弈和观念的碰撞。考验在于,今后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只由少数几个国家说了算,但新兴市场国家在更积极参与治理的基础上,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西方国家需要积极顺应全球格局的改变,通过与新兴市场国家更积极地互动与合作,更多地为全球治理的调整输送正能量,或许才能在世界舞台上重新找到与自己分量相符的可靠地位,找到对世界的未来更有信心的感觉。
新兴市场国家需要不断提升治理与合作的能力与水平,在坚持基本国际准则的基础上,推动热点问题解决,构建更为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为全球和平、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真空地带”,如果一定要以此警示当前正处于敏感过渡期的国际社会,那么有必要强调一下,顺势而为才是大智慧,才有现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