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课堂】“世界真精彩” 暑期参加英国海外课堂学习侧记

30.09.2015  21:20
  

  今年暑假,我有幸随学校赴英国参加了为期28天的海外课堂项目。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不仅领略了英伦三岛美丽的城市风光,更深刻地体验了国外的教育学习方式、感受了充满异国情调的文化,从中收获了惊喜、感动和思考。

 

在英国街头的我

我的新“

  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我到达英国的时候已是夜晚。这儿与酷热难耐的南昌不同,10多度的气温再加上滴滴沥沥的细雨,让穿着短衣短裤的我稍感不适。所幸雨不大,我可以轻快漫步在诺丁汉街头。

  我的“小窝”是由五个独立的小卧室和公用厨房、客厅组成。中午,学校有自助餐;晚上,我和室友就会聚在一起动手做饭、聊天看电视。记得我们还包过一次饺子,这让身处异乡的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诺丁汉这座城市小而精巧,宿舍离市中心的步行街很近,课余时光可以在石路上漫步。道路两旁的建筑充满着浓厚的英伦韵味。坐在长椅上,耳边飘来的是流浪歌手深沉的嗓音。广场上的白鸽并不怕人,小脑袋一探一探地悠闲踱步。夕阳余晖倾洒出斑驳的树影,摇曳着这座城的往事。教堂的钟声悠远,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上课的时候,我需要斜跨过市中心,步行不过20分钟。每节课,老师都会变换不同的内容来与我们讲解互动。好几次课,我们还需走出教室,满城寻找线索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课堂灵活而有趣。平日在国内学校,自己英语考试的分数还是不错的,然而真正身处异国他乡,看着对方的蓝眼睛,我竟然手脚慌乱,满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全。幸好有一个月的时间,多说多练,慢慢地才使交流通畅起来。

   

卧室一角

遇到的人

  去英国之前,就早已对英国人的严谨古板有所耳闻;到达当地之后,才发现认真严肃的他们也有着热情幽默的一面。

  记得第一次独自从学校返回宿舍的我,面对完全陌生的城市完全摸不着北,站在红绿灯口对着地图挠头。一筹莫展之时,一位大妈走到我面前,微笑着问:“Do you need some help?”我连忙点头说:“yeap!”以前在中国一直是我们帮外国人指路,这回自己成了外国人,别人来主动帮我指路,内心充满温暖和感激。

  还有一次在拍摄《哈利波特》的对角巷,我和小伙伴发现了一个长得特别像哈利波特的帅哥,于是惊喜道:“好帅啊!好像哈利波特呢!”谁知那个帅哥转过头来,哭笑不得:“你们在说我吗?我长得真不像哈利波特。”当时我和同伴都震惊了,了解才知道这位英国小伙居然是学中文专业的。当时我们的脸都红了,还好他对我们的评论不太在意,最后还面带微笑的和我们一起合影。

  我们带队老师亲切和蔼、真诚热情的服务,也为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当我们离开学校时,我从周围的同学身上发现了很多平时不曾关注的优点。如:有的同学厨艺精湛,做饭非常好吃;有的同学方向感很准,出门从不迷路;有的同学知识渊博,不用做攻略也能对各地风土人情了如指掌……遇到的每个人都有惊喜。

 

诺丁汉街道

走过的路  

  根据课程安排,周一至周四,我们正常上课;周五至周日,团里则会组织一次旅行。伦敦、牛津、剑桥等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爱丁堡市,那是一座随便拿起相机取个景都优美如画的城市。爱丁堡临海,在那里的一个清晨,我和同伴五点多钟就起床,拼车去海岸边看日出。

  海面和天空各自坐拥自己的蓝,就像永不相溶的北海和波罗地海。天地宁静地近乎凝固,只有海浪,不停歇一次次冲刷着沙滩。海风吹在身上,吸进肺里,好像由内而外都是凉凉的咸味。若隐若现的海鸥,不时传来啼鸣,好像是从遥远的海对岸带来的讯息。

  英国的教堂很多,每一座教堂都有共性也有着自己的特色。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也许你不信仰宗教,但当你走进教堂,依然会为它神圣肃穆的氛围所震撼。此行最大的遗憾也留在教堂,没能在周日聆听一场荡涤心灵的祷告。但遗憾也许是下一次前进的动力,人生路漫漫,祈祷再一次遇见。

爱丁堡日出  

  离开中国的时候小暑刚过,归来的时候已然立秋。长夏未尽,一切如一场长梦,难以忘怀。生命中的很多风景,还是越早经历越好。真的很幸运,能够在最美的时光里,踏上英国、了解英国、记住英国。时间流逝,阴晴雨雪,花开花落。那些逝去的岁月,终有一天会成为我们唯一的财富。

  • 实习编辑:陈红
  • 责任编辑:范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