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之际农家处处书声朗朗

23.04.2014  18:55

  随着“4·23”世界读书日的日益临近,农家书屋受社会各方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赣中西部吉安市安福县258家农家书屋处处书声郎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政府给力建设书屋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五大重点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之一。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能力的显著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文化消费也与日俱增。渴望接触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的呼声逐渐强烈。

  该县的农家书屋工程从2008年开始启动,到2012年年底己实现全覆盖。全县258家农家书屋都建在村上,为最基层的农民提供便利的阅读服务。以前,因为贫穷,农民没钱读书,因为学不到知识,农民对发展方向一片茫然。农家书屋建设可谓正逢其时,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在全县全面竣工,小小书屋已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农家书屋为农民提供健康实用的阅读产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实践证明,农家书屋工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惠及千秋万代的幸福工程。2013年以来,安福县进一步加大对农家书屋的投入力度,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县农家书屋进行更新改造,让农家书屋不落下农村的任何一个村落。

   农民看上实用书

  阅读与读者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世界读书日”不应只是政府、出版社、书店、图书馆的“独舞”,而需要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观众。4月23日是读书人的盛大节日,该县农民也不除外。农家书屋工程针对农民需求,图书选题多数来源于农村基层。以农业实用类生产技术图书为主,也包括实用农村法律类、医疗保健类图书和适合农民阅读的文艺类、少儿类图书。符合农民阅读习惯,农民“爱看、管用”。该县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重点,是把农民实际需要放在首位,涵盖党的政策、实用技术、卫生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图书,通过农家书屋工程让农民阅读好、好阅读。由于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不遗余力的支持与帮助,让安福农民普遍看上了可心书、实用书。农民成了读书节主角。

   读书改变农民命运

  在新农村建设取得富民成效的同时,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课题。安福许多农村的村民在家门口的小小“图书馆”——农家书屋中读书看报的同时,他们的生活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枫田镇梅林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朱婷萍表示,她是农家书屋最忠实的“粉丝”。刚到村里上班的第一天,她便在村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农家书屋。在她的带领下,该村村民也开始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建设家园,在书里学经验;搭建吊炕,在书里查资料;建大棚,从书中找方法;种蔬菜,在书中学技术……《葡萄栽培管理技术》一书启发了村里的蔬菜种植户刘卫明种植茄子的新方法。当其他棚内种植的菜花还在生长时,他家生产的茄子已销往临近的各大菜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该村成了科技推动产业发展的示范村,也成了同行的带头人。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书屋,村民们称它是绿色书库、金色书屋。一本本种植类图书,一张张科技光盘,一部部致富影片,为村民们开启了一扇扇科技致富的大门。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也时不时地到书屋里充电、学习,利用所学、立足本职,服务农村、农民,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朱婷萍激动地叙说。

  农业、农村和农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安福农民视读书为精神文明的第一追求,从农家书屋中“挖金掘银”寻宝,大力提升农民的阅读水平,促进了全县农民文化科技文明素质的提高,走上农民富足、农村富裕、农业富强之路,小康社会健康、和谐、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