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三中“校中建家”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22.10.2014  14:02

    新华网江西频道10月22日电(吴亚芬)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家庭,老师就是每个孩子的家长,江西东乡第三中学探索出特有的“校中建家”模式,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关爱,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留守儿童生活教育校本教材

     开设生活课程帮孩子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东乡是劳务输出大县,在东乡三中就有留守儿童2000余人,其中在校寄宿的有416人。

    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没有家人陪伴,早早地来到陌生的学校寄宿学习,最初一段时间都会不适应。根据东乡三中“校中建家”模式,学生及学生家长提出住宿申请,学校对提出申请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集中编班,统一按班级安排住宿。

    一个班级都是一个“家庭”,一个宿舍、一个学习小组又组成了一个个“小家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成了他们的“父母”,让留守儿童享受到“温馨家园”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

    为了让低年级的的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副校长陈慧萍特意编写了一套生活教育校本教材,并安排了专职教师任教,对在校寄宿留守儿童的生活、生理、营养及疾病预防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有些孩子刚来的时候,根本不懂得整理内务,卫生习惯也不太好。”陈慧萍说,经过生活老师的指导,一般经过一两个星期,孩子们就能比较好的独立生活。在陈慧萍带领下,记者走进东乡三中女生宿舍,孩子们的床铺叠的整齐,窗明几净,连走廊都扫的干干净净。每个月评选出的“生活之星”展示在宿舍的走廊上,成为了孩子们争相学习的目标。

学校在留守儿童宿舍设置了免费亲情电话室

     为留守儿童定制个性化兴趣课程

    没有父母从小的陪伴,有些孩子因为爷爷奶奶的溺爱,出现了性格偏执,行为叛逆,甚至容易出现违纪行为。

    陈慧萍介绍,学校开设了德育电视课,精选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德育视频,组织学生在周末晚上进行观看。这种生动有趣的德育载体,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让学生感触深刻,收到了很大成效。

    在学校学习,也在学校生活,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远远多于在家的时间。为了充实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帮助他们摒弃上网等不良习惯,学校开设了声乐、书法、棋类、剪纸等十多种兴趣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自己喜欢的兴趣班。

    在老师和学校给予的家一样的关爱下,留守儿童都有非常大的进步。在东乡三中,学生成绩提高最快的是留守儿童。2013、2014届中考中,全校前10名的学生,留守儿童占半壁江山。同时,留守学生还发展了他们的特长,去年东乡三中的留守儿童参加东乡县首届“原创诗歌电视大奖赛”荣获第一名。

    教育可以改变一切,教育可以传递爱。在东乡三中这个大家庭中,记者处处都能看到了留守儿童纯真的笑脸,感受到他们由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