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东乡县探索“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机制践行群众路线

29.05.2014  13:08

万名党员进村组 万件实事暖民心

——江西东乡县探索“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机制践行群众路线

    新华网江西频道5月29日电(张敏 李名男 邵飞萍)“万名党员进村组,万件实事暖民心。”江西东乡县通过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双万”活动,组织全县1.7万余名广大党员干部下到乡镇(场)、村(社区)、企业调查摸底,排忧解难,探索“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民心实事推进新机制,坚持办实事、办好事,真正让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积极推动了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群众需求是必备“菜谱” 百姓满意成唯一标准

    “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民心实事推进机制是东乡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一种常态化机制,全县各级党组织正积极开展的“双万”活动则是这种机制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菜谱是什么?怎么点菜?如何做菜?谁来评价菜的好坏……”东乡县委组织部长刘海涛介绍,为杜绝形式主义,确保服务落到实处,活动摸索出了制作“菜谱”、评定“菜品”的工作步骤和流程标准。

    制作“菜谱”的前提是深入群众,了解需求,通过“万名党员进村组”调查研究后确定项目,形成一批真正符合群众需求的必备“菜谱”。在“双万”活动中,东乡县要求做到“五个一”,搞好一次民情调查,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开展一次结对帮扶,办好一批民心实事,推进一批制度创新。民情调查要求做到“五必访、三摸准”:离退休干部和“三老”人员必访、青年群体必访、宗教人士必访、困难群众必访、重点人群必访;将基层突出问题、群众所思所盼、信访维稳隐患找准摸清。确保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要建立民情台账,记好民情日记。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好不好百姓说了算。东乡县要求,民情调查后确定的项目和实施都必须以群众意见为主,百姓满意成为评定“菜谱好坏和菜品质量”的唯一标准。

    座谈选项目。东乡县组织专人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分类,做好《“双万”活动民情意见汇总表》。对梳理出来的民生类问题,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小组长及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在充分考虑群众需求的轻重缓急和项目可行性等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一定数量建议项目。

    票决定项目。对确定的建议项目,由各地党委组织本地部分市、县、乡三级“两代表一委员”召开恳谈会,并根据群众意见需求进行实名票决,确定拟建项目,并进行公示。

    群众评项目。为确保项目建成有效,群众满意,还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议,奖优罚劣,既保障群众“点菜权”,更保障群众“评菜权”。

    目前,东乡县四套班子成员,共召开座谈会60多次,接访群众4102人,开展乡村两个层面谈话100多次,组织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12次,发放调查问卷3万多份,梳理群众意见和建议1201条。该县还通过网络在线访谈互动、QQ群、电话征询等方式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百姓敢提、愿提意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跑赢作风建设“接力赛” 做好服务群众“每道菜

    东乡县詹圩镇的每个村都设有村代办服务点。一进门,人们就能看见墙上挂着代办制度、服务制度等有关“村干部受理代办、镇干部服务帮办”的各项规章制度牌子。这是詹圩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一些群众因政策不清、程序不明、行动不便等原因造成的“办事难”现象,创新推出的“村干代办、镇干帮办”工作制度,将证照审批、缴费报销、公益服务、民情诉求、政策咨询、生产生活服务六大类事项纳入全程代理服务范畴,让农民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这也是东乡县反对“四风”,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的缩影。

    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东乡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风”问题,不“走神”,不“散光”,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东乡县委书记谭小平提出,要跑赢作风建设“接力赛”,党员干部应切实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更要做好服务群众的“每道菜”,活动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下力,在问题的解决中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真正做到“万件实事暖民心”。

    为确保“菜谱靠谱”、“做菜做好”,经群众“点菜”后,东乡要求拟“买单”的每一个项目都必须做到明确责任、高效推进、群众监督、确保长效。

    项目分解,明确完成时限。项目公示无异议后,由各级政府负责将项目分解落实,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好招投标程序;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定阶段任务、任务要求及完成时限。

    过程考评,定期调度实施。每月召集项目相关责任人对本月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调度,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讨论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每季度组织项目相关责任人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述职;每半年组织一次考评,对测评不满意率达到1/3,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员及时进行更换。

    群众监督,确保高效完成。从各项目受益群众中挑选3-5名文化程度高、群众反映好的人员组成监督组,列席项目会议,参与项目考评测评,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

    纳入考核,领导年终巡查。东乡还将各地推进民心实事工作纳入每年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并作为县四套班子年终巡查项目进行巡查。

    东乡县长许萍乡介绍,“双万”活动开展以来,依托“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机制,东乡县共帮助解决基层和群众实际问题1198个,161件民生实事逐一得到落实,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21项民生重点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建设“品质大东乡” 持续提升“买单能力

    为让群众在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就看到变化、见到实效,东乡县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决定每年由县财政增拨每个乡镇50万元、村委会4万元资金,作为服务群众办实事的经费。仅此一项,东乡县就增加了财政投入约3000万元。

    针对“水、灯、路、住、医、学”等民生问题,县委、县政府边学边改、立说立行。其中,全面启动总投入约5000余万元的县城自来水主网、支网改造工程,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投入600万元,对县城所有小街小巷进行亮化;启动320国道东乡境内改线工程,修建外环路减轻县城内交通压力;加大县城区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力度;科学调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医院院址,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加快实施城乡学校改扩建工程,缓解县城就学压力等。

    一个个民生问题、一份份群众“菜单”,严峻考验着东乡县的财政实力。谭小平表示,今年是建设“品质大东乡”的提升之年,为增强政府“买单能力”,东乡县将以民生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快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转型。

    当前,提速推进东腾工业园建设,提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速推进撤县设市建设,“品质大东乡”建设新局面已经形成。东乡正集力推动医药化工、轻工纺织、机电冶金、文化创意等四大百亿产业的升级发展,确保主导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这种依托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的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又提升了县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民生持续改善提供了保障,也为全县的持续发展夯实了根基,有效提升了“买单能力”。

    今年一季度,东乡县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达到5.14亿元,同比增长22.7%;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含亿元以上项目14个),其中已开工项目13个(含亿元以上项目10个);启动实施100个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其中民生项目占70%。

    抚州市委书记龚建华在调研时对东乡县的教育实践活动表示了肯定,提出要努力推进“群众点菜、政府买单”常态化,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取得为百姓解忧、让百姓满意的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