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中国矿业报》:东华理工开展国际铀资源交流研讨活动

13.11.2015  23:26

      编者按: 11月4日,中国矿业报在【地学前沿】版刊载了东华理工大学开展国际铀资源交流研讨活动的新闻,现将该新闻报道全文刊载如下:

      本报讯 10月28日至11月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顾问库内教授、俄罗斯科学院矿产研究所副所长彼得洛夫博士、俄罗斯“红石”铀矿田首席地质工程师史楚肯等多位世界知名的铀矿地质专家齐聚东华理工大学,开展为期10天的火山岩铀资源勘查与开发研究及交流活动。据悉,这是今年在东华理工大学举行的第二次国际性铀资源交流研讨活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铀矿需求不断增长,铀矿资源的勘查与提取技术日益受到各相关国家的高度重视,应用前景广阔。此次各国专家学者齐聚东华理工大学交流研讨,将对我国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从火山岩铀矿床中提取铀的新技术产生促进作用,对我国铀矿开发、管理及铀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次交流与研讨活动,来自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专家带来了铀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最新信息。外国专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咨询专家、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晓东教授等人的陪同下,前往抚州参观矿山,并进行现场观摩指导。
  库内教授是全球知名的铀矿地质专家,在内生与外生铀矿床成矿作用等方面研究成果丰富,出版了11本专著,发表过180多篇论文,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铀成矿作用研究,并重点对靠近我国东北俄罗斯境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红石铀矿田开展了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指导我国深部铀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今年8月24日,国际原子能(IAEA)和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联合主办“从磷酸盐和其他来源进行可持续铀和重要材料生产的领导力研讨会”也是在东华理工大学举办的。作为我国核工业的第一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在铀资源勘查与开发领域享有国际声誉,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铀矿地质、同位素水文地质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已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培训了80多位铀地质工作者,并先后为该机构举办了6次高水平的国际培训班和学术研讨活动。此次交流与研讨活动的开展,既凸显了该校对国际原子能事业所做的贡献,也将进一步促进该校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参会成员国的合作与交流。 (詹建英)

 

责任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