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区探索市场化作业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5.01.2014  12:40

  劳动强度轻了 工作待遇高了

  东湖区面积18.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6万人,加上流动人口,该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近3万人。但该区一线保洁人员只有1200余人,再加上机制体制不活、环卫设备陈旧、考核标准不一等问题,城市环卫水平受到极大制约。

  大包大揽下的城市环卫作业,既难以改变脏乱差的局面,也换不来市民满意度的提升。“转变政府职能,将环卫作业推向市场势在必行。”2012年底,东湖区开始走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之路。

  “扫地”的事由企业包了,那原来环卫工人如何安置?环卫站又将如何转变职能?东湖区没少在这些方面“动脑筋”。

  记者了解到,东湖区坚持管理效益提升与环卫工人队伍稳定并重,重点围绕“如何针对环卫作业实际制定管理标准和制度、如何建设公正的管理考核队伍、如何逐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并体现为实效三个问题制定了改革方案,做到了分步交接与全盘交接相结合。

  去年10月1日,东湖区外围的彭家桥街办环卫所首先完成了交接,政府环卫所管辖的人、责、物全部移交给中标企业洁亚公司南昌分公司。待人员、体制磨合得较为平顺后,该区在去年年底又对全区9个街办实行了全盘交接。通过循序渐进的交接方式,该区环卫队伍实现了平稳过渡。

  据介绍,洁亚公司在环卫工人自愿加入的情况下无条件接收,并尊重一线环卫工人的意愿,尽可能将他们安排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还为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和购买了商业保险,不符合办理社会保险条件者,则购买了商业保险和相应提高了工资待遇。“进入公司后,工作环境改善了,工资待遇也比以前好。”环卫工人雷云娥笑着说:“现在的收入比原先提高了两成多,公司还给我办理了各种保险。待遇好了,工作劲头也更足了!

  据统计,东湖区原来临时聘用的700多名环卫工人基本上都由洁亚公司接收。记者采访的多位环卫工人都反映,由于增加了大量的机械化作业,现在劳动强度减轻了不少,而且奖惩分明。“现在连我们这个夹子都是高科技,不用弯腰就能捡拾垃圾,连牙签都能夹起来,非常方便。”环卫工人王芳给记者演示了他们手中垃圾夹子的工作原理,并对记者说:“过去我们做多做少都拿那么多钱,现在做得好的还有日常奖励、优秀奖励和综合表现奖励等等。

  “除了自愿选择转入洁亚公司的,其余200余人根据意愿,被安排转为社区保洁员,另有300余人则自愿另谋出路。”东湖区城管局负责人说,在由政府“买岗”的120余名“4050”人员中,有50余人转入洁亚公司,其余70余人转岗进入社区,仍旧享受政府给予的政策待遇。而原有的19个政府环卫单位的69名环卫干部,则全部划归街办管理,没有核销一个编制。改革后,环卫所继续存在,但工作重心进行了下移,主要负责店面环境管理、社区整治等。

  在东湖区负责人看来,这场改革实现了“四赢”:“街面更干净、绿化更整洁,市民受益;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减轻了,待遇也提高了;中标企业抢占了市场,长远来看会赢利;政府部门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做事’,实现了花同样的钱把事办得更多、更好。

  袁一多 李旸 记者 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