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区:提振干部精气神 凝聚发展正能量

16.07.2014  10:16

  全区近三千名党员干部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501人;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谋求发展新空间;强力推动省直单位“双拆”工作,尽早还路于民、还绿于民……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东湖区聚焦作风建设,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坚持领导带头开展学习教育,坚持广开言路听取意见,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努力交出一份令群众满意的答卷,凝聚起发展的正能量。

   四学”筑牢根基

  确保活动不走过场

  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东湖区10名区委常委各选择1个街道(管理处)作为联系点,并担任所联系街道(管理处)区委督导组第一组长,重点指导1个社区(村)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活动开展作出表率。全区582个基层党组织在3月中旬前全部召开了活动动员会,11680名党员积极投身到活动当中,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浓厚氛围。

  “为提升学习质量,我们采取找准问题针对学、交流研讨相互学、调查研究一线学、专题辅导深入学四种形式,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东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曙说。

  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东湖区注重创新求实,组织了全区县级领导干部,到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方志敏纪念广场,开展现场体验式集体学习;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了“调研周”、“蹲点考察”、“现场办公”等活动140余次,在实践当中加强学习;组织各种专题讨论50场次,开展学习交流674场次,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建立了学习档案,撰写心得体会320余篇,并邀请省委党校专家作专题辅导,使群众路线入心入脑,以学深悟透的理念强化学习教育,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听民声、求诤言、问良策

  确保“四风”问题查得准

  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是做好查摆问题、整改落实,使教育活动收到实效的基础和前提。东湖区以“听民声、求诤言、问良策”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四风”问题查得实、查得准。

  据介绍,该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随机走访、见面谈心、约谈交心等方式,把意见征求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查找问题的主要方向。其中,该区10名区委常委带头在各自挂点街道社区,上门听取了66名党员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召开街道、社区(村)、非公有制企业等4个类别的专题座谈会,征求了182名党员及群众代表意见,约谈了61名老党员、老干部代表,征求意见工作做到了“有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区直各单位也纷纷结合自身工作,敞开大门,广纳谏言。如区教科体局面向全区26337位家长、1534位教师分别下发了《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给全体教师的一封信》,提供了网络邮箱等征求意见渠道,广泛征求他们对该区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下发民主评议表4664份,教育实践活动调查问卷731份,共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331条,其中涉及“四风”方面的有56条。

  陈曙告诉记者:“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下一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这些问题已集中装订成《全区“四风”问题整改台账》,逐层分解任务,按时按质抓落实、抓整改、抓督查。”

   立行立改

  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

  “我们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对查摆出的‘负面清单’逐项研究解决,有效解决了干部思想作风和群众反映的诉求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让人民群众满意。”该区主要负责人表示。

  聚焦“四风”问题,动真碰硬改作风。该区选任干部做到“三到三看”:到基层看作风、到一线看实绩、到群众中看民意,锻造一支具有昂扬斗志、务实作风、实干精神、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今年还抽调了1000名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到房屋征收一线,全区四大家和所有部门单位全部挂点街道社区帮助创文保卫、和谐稳定等工作,和街道社区“同奖同罚、重奖重罚”。同时加大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全区受理信访举报31件,立案10件(其中3起为违反八项规定案件),结案3件,给予党纪处分3人。

  顺应群众诉求,立行立改惠民生。针对解决老城区“违建临建”现象问题,通过加强与省直单位的联系,近期集中拆除了多处与“”字头有关的违章建筑,包括苏圃路与阳明路交叉地段的省儿童医院4间违章建筑、广场北路省政府2层19间店面等;针对老城区居民楼公共设施老旧问题,大力开展了社区居民住宅楼公共设施维修改造工作,采取“政府出大头、居民出小头”的方式,为居民营造安全整洁的生活环境。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继续严格抓好整改,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现开门搞活动的要求。”(李旸 万宇 本报记者 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