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评: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

11.03.2015  00:31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之前,习近平在参加江西省代表团审议时也强调了这一问题。

  政治生态,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个地方,政治生态遭到破坏,腐败就不可避免。个别人的作风问题,影响的是一小片;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遭到破坏,影响的就是一大片。

  去年以来,山西的腐败被定性为“塌方式腐败”。探究起来,根本原因就是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如何抑制这种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给山西吏治开了药方: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对作风建设具有全局性影响、决定性作用。今天,正是由于政治生态得到一定改善,才有了大吃大喝现象的减少、公款请客送礼行为的遏制,才有了党风政风社风的转变。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政治生态尽管得到了净化和改造,但还较为脆弱。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破解,还有一些人在盼着风头一过,从头再来。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多次强调政治生态建设。

  “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一把手是关键。党政一把手只有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才能使政治生态向好向优。

  你改变,政治生态就改变。党员干部生活在政治生态之中,既受环境影响,同样也能改造环境。政治生态不好,不能成为个人随波逐流的借口,而应是我们抱定信念、努力改变的动力。在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上,主动权其实在我们自己手里。你光明,世界就不会暗。自己努力一分,政治生态就会变好一分。当好风气常在、好生态长存,就会拥有山清水秀的好风光。(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