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舆论热点背后的变与不变

03.03.2014  14:57

中国再次进入“两会时间”,在这一时段的舆论环境下,网民最关心什么,他们有何期待?从两会前夕众多网络舆论调查中,我们可以部分得到答案。为准确地观察两会舆论热点,不妨选取历年来话题连贯性较强的人民网的调查作为参考样本。

今年的调查,有334万人参与投票。在所有网络热点中,“社会保障”、“反腐倡廉”、“食品药品安全”目前分列前三位。整理最近四年这三大热点的统计数据,其结果可见下表:

(“2011年—2014年人民网两会热点话题调查”图表显示出2014年排前三位的热点话题在其他年份的排位。)

从上表显示的信息当中,我们可以读到两个舆情:第一,“社会保障”、“反腐倡廉”以及“食品药品安全”,在四年时间内一直是热点话题;第二,在三个热点当中,涉及民生的话题占了两个,可见民生对于社会之重要。其中的“”与“不变”,正反应了社会舆论的变迁和网络表达的日趋成熟。

  舆论话语场的“不变”:网上网下互动频密

从2011年的两会调查开始,网络就成为主要的调查平台,“征求网民的意见”甚至也成为两会后总理发布会每次必提的话题。进入到新媒体时代,论坛、微博的普及让网友敢于向代表委员“拍砖”。可以预见,今天的4G网络时代和移动新媒体时代,“网上两会”必然又会产生新的传播方式。

通过对2011年—2014年均排名榜首的两会热点话题“社会保障”的互联网参与人数统计,结果可见下表:

(“2011年—2014年人民网两会热点话题调查”图表显示,从2011年—2014年,“社会保障”的网民参与投票数始终位居第一。)

图表中从“7万”到“51万”的数据增长,可见中国互联网网民在这四年中关注两会的热情正在不断增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舆论表达的方式也在不断翻新。

互联网伴随两会,已走过13个年头,网络舆论场正凸显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两会正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从“闭门开会”走向了“开门纳谏”。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正在推动网上网下形成统一的共识。信息公开,是时代赋予互联网的责任,更给予了每一个网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信心。

  舆论生态环境的“”:网络表达逐渐理性化

网络参与两会的13年,更是互联网启蒙、网络民意逐渐理性化的13年。网络舆论对两会的参与,正逐渐变得理性而客观。

那么,近些年,网络舆论对于两会的关注,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不妨对2011年—2014年的两会调查进行对比性观察。其中,最近四年排名前三的热点话题如下表所示:

(“2011年—2014年人民网两会热点话题调查”图表显示,从2011年—2014年各年度排名前三的话题构成。)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即便时间在推移,“社会保障”与“反腐倡廉”的“主角”地位几乎是无可撼动的,而“收入分配”和“司法公正”也逐渐在网络层面崭露头角。

由是观之,当前的网络舆论,正从关注司法个案向关注法治社会建设演进,从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到呼吁享受改革红利前进。再次基础上,我们可以说,网络舆论正成为推动现实层面改革的“无形之手”,而舆论生态的“”,正反映了越发清朗的网络舆论空间,正在推动社会管理的进一步改善。(庞胡瑞)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