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两处摩崖造像 系汉传佛教研究珍贵资料(图)

20.03.2014  23:11
一号摩崖造像(局部)。 银福忠 摄 二号摩崖造像。 银福忠 摄

  中新网理县3月20日电(张琳 银福忠)20日,记者从四川阿坝州理县文体广新局获悉,四川阿坝理县境内发现两处摩崖造像。经阿坝州、理县文物管理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和勘测后,初步确定理县古尔沟镇古尔沟村古尔沟组的石刻佛像为摩崖造像。

  据了解,其中一号摩崖造像位于二级台地山脚密林处,当地人谓之“查摩”(地名,藏语音译)的地方,凿刻于一座不规则四棱锥形的自然岩石之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8′27″,北纬31°30′15″,海拔2287米。岩石突出地面约3.5米,岩石中间有纵向的自然裂缝。凿刻者因石制宜,在正面、右侧面、背面共刻有造型不同、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9龛佛像。二号摩崖造像凿刻于杂谷脑河东岸的天然崖壁上,距地面高约4-5米,崖下即为连接成都平原和川西北高原的茶马古道之西山大道。

  二号摩崖造像因伫立在崖壁之上,且其下方灌木丛生,暂时无法近距离调查。通过在对岸的远距离观察,该处摩崖造像只有1龛造像。方形龛,龛内横向并排刻有三尊佛像,应为“三世佛”,且造像东侧10余米的岩壁上有“石鼓”(当地人的称谓)图案。两处摩崖造像相距约1.5千米,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据悉,古尔沟摩崖造像,是杂谷脑河流域首次发现的汉式造像,也是岷江上游为数不多的几处造像之一。它为研究汉传佛教在杂谷脑河流域的传播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基础资料,对于了解岷江上游地区唐宋时期佛教传播、佛教造像艺术、西南丝路上的宗教文化交流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