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抗战史观落差怎样弥合?
国共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该如何评价?过去数十年间,两岸对此各有一套论述。2005年国共重启对话以来,大陆开始强调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用,两岸分歧似已大为缓和。但北京“9·3”阅兵后,国民党当局的一些表态和做法显示,寻求两岸抗战史观的弥合,仍有长路要走。
史观分歧变成两岸心结
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日前以布衣身份出席北京“9·3”阅兵,竟引发国民党内部舆论挞伐,因国民党当局认为连战出席阅兵是给大陆的抗战史观“背书”。
连战在北京表示,“抗战期间,中国国民党军队在蒋介石领导下的正面战场,部署了一系列会战和大仗,深深重挫了日军,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毛泽东领导下的敌后战场,有力牵制、歼击了日军和伪军。”对此,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措辞强硬地辩解,“8年抗战,无论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皆由国民政府领导。”
大陆举办阅兵,邀请台湾人士和国民党抗战老兵前来观礼,就是为了共同纪念这场属于全民、全民族的伟大胜利。国民党当局纠结于“谁领导抗战”,未免模糊了大方向。不过由此也可看出,两岸抗战史观的分歧,仍是阻碍交流的重大心结所在。
两岸抗战史观的落差,源自国共内战。在热战、冷战阶段,两岸抗战史观曾经水火不容,但国共恢复交往以来,情势已大为缓和。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破冰访问大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同年9月3日就表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在大陆近年的影视、文学作品中,表现国民党正面抗战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可以说,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陆无意否定当年国民党的抗日功绩。反倒是国民党内一些人近年对共产党的抗日多有贬损之语。
台当局冷对“共写史书”
国共抗战史观要走向一致,唯有诉诸交流对话,大陆对此早已做出积极表态。中央领导人今年7月底提出,“要推动海峡两岸史学界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
奇怪的是,国民党虽然长期呼吁大陆重新定义抗战历史,却对“共写史书”的倡议反应冷淡。事实上,在岛内蓝消绿长的政治生态下,国民党当局在纪念抗战上一直没有表现出浓厚兴趣。
“今天如果不是北京办阅兵,台湾还会有谁讨论抗战?”台湾新党青年委员会委员王炳忠在参加过“9·3”阅兵之后这样表示。他直言,现在大陆还在讲八路军、新四军,还在讲东北抗联,而台湾平常不但根本不重视当年国民党军队的抗战贡献,甚至否定抗战、否定光复了。新党一直建议马英九要建立抗战纪念馆,“如果你觉得当年国军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大,为什么台湾连一座抗战纪念馆都没有”?
针对国民党当局“敌后战场也是国民党领导”的言论,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郑建邦近日受访时说,抗战初期,敌后战场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国民党军队,但到了1943年前后,这些部队有的被敌人打散了,有的坚持不住就都撤走了,真正变成了敌后战场是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当时“名义上大家都属于国民革命军的作战序列,但是在行政上的直接领导与被领导,以我对那一段抗日史实的了解是不存在的”。
舍双边对话哪有其他路?
事实上,两岸抗战历史文本和史观的差异,如果通过共享史料,一起研究探讨,可以渐次走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两岸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座谈会”15日在北京召开。台湾黄埔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说,目前两岸有关抗战的史料较为分散,急需一个有效的整合平台。随着日、美、德等国二战档案逐渐解密,也需要更多史学专家加以研究整理,聚合两岸专业人才显得更为迫切。“两岸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十分有必要。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不容遗忘。”
台湾当局一直担心大陆主导抗战历史的话语权,若从历史纠葛及双方实力对比的角度,这种担心也算情有可原。但大陆已经一再表达善意,愿意就此展开交流对话,台湾当局却一再漠视,其中逻辑则令人费解。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近日发表评论认为,内战所延续下来的抗战史观分歧,单靠一方无法促使对方认同,这已是抗战胜利70年以来的事实。现在既然国共已经和解,那么双方史观的和解与交流,便是自然及必要的方向,这正是连战北京之行的用意之一。未来唯有两党、两岸的抗战史料更多对照、史观更多交流,史实才会更多呈现,也才不会局限于单边喊话,否则目标何以达成呢?
王炳忠认为,“9·3”阅兵受阅的包括国民党老兵,说明中共表达了善意,承认国民党的贡献。“我觉得我们要求大陆如何如何,但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看法”,习近平和连战倡议“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就是很好的态度,“两岸关系要用智慧及包容去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