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两年减少贫困人口120余万人

28.06.2014  20:07

民生改善

统筹安排省级资金170亿元 超百万人口脱贫

6月27日下午,江西省国家区域战略实施办公室副主任赖南京介绍说,《若干意见》出台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作为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出台了贯彻《若干意见》实施意见和工作推进方案等纲领性文件,省委省政府和省苏区办定期调度,推进工作落实。

民生为本,执政之基。两年来,我省始终坚持把民生问题放在振兴发展的突出位置,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集聚各种资源,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民生问题。

据统计,两年来我省统筹安排省级资金170亿元,重点改造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危旧土坯房32.87万户,其中赣州市提前实施改造10.97万户,改造了农村公路1.3万公里、解决了336.35万农村居民和53.33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7.1万户山区居民不通电、57.59万户长期“低电压”问题、18.65万农村居民看电视难问题得到解决。

我省实施了300个养老设施、社区服务项目,启动了833个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瑞金、南康、石城列入国家“特岗计划”实施范围,提高了赣州市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20项民生类项目补助标准。

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赣州、吉安、抚州市共有约6.52万烈士子女和年满60周岁的农村籍退役士兵抚恤补助享受了国家定期生活补助。两年来,赣州、吉安、抚州共减少贫困人口120余万人。

产业发展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实现百亿元产业项目零的突破

两年来,我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着力增强苏区振兴造血功能,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在中央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去年成功举办央企入赣投资合作洽谈会、光彩事业赣州行、赣台经贸合作交流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签约投资项目达220余个,投资总额超3300亿元。其中央企入赣签约的93个项目中,超过50%的项目落地进资、开工建设。

我省还加快推进重大产业平台建设,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龙南、瑞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综合保税区等重点产业平台相继获批;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2013年实施投资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66个,4个超百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实现了百亿元产业项目零的突破。

基础设施

新增和在建高速公路 里程超过1000公里

赖南京告诉记者,两年来,我省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积极推动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向莆铁路投入运营,赣韶铁路、赣龙铁路扩能等项目进展顺利,昌吉赣客专获国家批复立项,鹰梅铁路、赣井铁路前期工作正抓紧推进。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已全面建成,目前正筹集资金加快推动8条省际高速公路建设。两年来新增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0公里,加快打通连接珠三角、闽三角的出省通道。

赣州黄金机场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井冈山机场扩建项目立项批复,抚州机场、瑞金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赣州南500千伏等12个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营,26个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以及省天然气二期管网工程开工建设。章江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赣州和吉安城市防洪、五河治理等重点工程也在加快推进。

生态保护

拒绝“三高”项目3100多个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实施“净空、净水、净土”工程,扎实解决矿山污染和果业面源污染等历史遗留问题。赣州市深入推进国家低碳城市建设,组建江西省首家碳交易机构,建设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完成造林181.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进入全国20强。

两年来,赣州市综合治理稀土矿山46.99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445平方公里,关闭和搬迁企业2500多家,拒绝“三高”项目3100多个,县县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改革创新

32项示范试验区 有17项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赖南京表示,我省还争取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权,积极争取中央单位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开展了一批试点试验工作,努力打造改革创新试验田。《若干意见》明确支持的32项示范试验区有17项进入建设实施阶段,4项已经启动建设,11项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两年来,39个国家部委出台45个配套性政策文件,西部大开发163项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中组部已组织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单位66名干部到受援地挂职,第一批挂职干部已于2014年1月份全部到岗到位;52个对口支援单位已完成实地调研,已有40个对口支援单位制定了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并启动了一批援建项目。(何柳斌 朱力纲)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