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反“围剿”在永丰决胜
□郭平德
1930年12月,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役胜利后,蒋介石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于1931年2月,以军政部长何应钦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兵力20万人,发动了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大“围剿”。
红军首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早已预料到敌人不会甘心失败,定会组织更大规模的进攻。于是,在总结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经验同时,及时将红军分散到苏区各县,一面进行休整,一面协助地方党政机关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集粮款物资,加强地方武装,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为粉碎敌人新的进攻做好准备。
为了配合主力红军第二次反“围剿”作战,永丰县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大力发动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将缴获敌人的武器,给了一部分到永丰苏维埃政府。永丰苏维埃政府则将这批武器,一部分用来装备原有的地方武装,一部分用来发展新的地方武装,使地方武装队伍和战斗力进一步发展和增强。领导赤卫军、少先队运用游击战术,积极执行扰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十二项任务,加强赤色戒严,严密封锁消息,在戒严区范围内实行红军总司令部和省苏维埃政府印制的特别通行证。没有通行证的,无论何人都不准通行;对行迹可疑者予以扣留,对过往商贩也严加盘查;对地主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流氓分子进行管制监督。由于消息封锁严密,敌人成了聋子和瞎子,红军在敌人鼻子底下的东固地区隐伏了25天之久,都未被发觉。除了派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设立关卡,站岗放哨外,还经常选派一些忠实可靠聪明灵活的革命分子化装成小商、乞丐、僧道潜入敌军驻地,为红军探听敌情。
1931年4月1日,按照蒋介石确定的“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的方针,敌人分四路大举进攻。第十九路军主力两个师由兴国向龙冈、宁都方向前进,第五路军主力3个半师由泰和、吉安、吉水、永丰向东固、潭头、沙溪方向前进;第二十六路军主力两个师由乐安、宜黄向大金竹、洛口方向前进;第六路军主力两个半师由南丰、康都地区向广昌方向前进。
面对大兵压境,苏区中央局召开了多次会议反复研究反“围剿”的方针,把敌人引到苏区内,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并确定第一仗就歼由富田出动之敌王金钰军第四十七师和第十八师。按照这一反“围剿”方针和作战计划,红一方面军首长为便于了解敌情,掌握战机,4月20日率领主力从宁都、广昌、石城地区向终点龙冈、上固、石头坑、回龙地区集中。不久,又西移到东固附近隐蔽集中,总部驻扎在敖上。
1931年5月10日,各路敌军继续向中央苏区推进。第五路军右翼二十八师和四十七师一个旅,于13日脱离富田分两路向东固进犯。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东固山区持重待机20余日后,终于等到歼敌于运动之中的好时机。5月16日,红军从山上向进入伏击圈的敌人猛攻,歼敌第二十八师大部和第四十七师一部,缴获各种枪支5000余支,取得了第一仗富田战斗的胜利。5月19日,红军在白沙截住逃敌,经两小时激战,全歼敌军第四十七师一个旅的残部和第四十三师一部,缴获各种枪支4000余支,取得了第二仗白沙战斗的胜利。紧接着,红军从西往东继续包抄,拉开了第二次反“围剿”中村战斗的序幕。
5月20日,敌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七师师长高树勋奉命率七十九旅(旅长施积框)、八十旅(旅长池峰城)、八十一旅(旅长王恩布)三个旅到达南团及其附近,拟出小布绕道向我军侧后进攻,当晚临时受命经中村去增援沙溪的是敌第五十四师。此时,红军正按预定计划,继续向东挺进,扩张战果。21日午后,红军前锋进至中村附近,与敌第二十七师第八十旅先头部队接上火,击毙敌团长王广田。敌军师长高树勋见中村四面环山,树深林密,山陡路窄,不利作战,即令王旅固守阵地,池旅在中村占领东西高地,施旅到中村待命。为消灭中村之敌,当晚7时50分,毛泽东、朱德在总司令部驻地石马姚坊发布《攻击南团消灭高树勋部的命令》,决定全歼进入中村的守敌,乘势直下南团。命红军三团为左翼,攻击中村北端之敌,22日晨到达预备攻击阵地;红四军为右翼,22日晨由南坑出发,到达预备攻击阵地;红三军、红十二军为总预备队,准备参加攻击南团,并以寒婆岽、赖珠亭、中村至松树崖一线为战斗区分线,线以北归红三军团担任攻击,线以南归红四军担任攻击;总司令部及直属队随军委进至东坑附近指挥。 5月22日,在永丰赤卫队和群众的支援下,红三军团、红四军分两路包抄中村,把四面背山,中间平地的中村团团包围。敌二十七师师部及直属队以及池旅和直属队在红军的凌厉攻势下,狼奔猪突、七零八落,凭借房屋、田埂、沟渠顽抗。红军越战越勇,包围圈越来越缩小,使敌军渐渐成为瓮中之鳖。敌二十七师师长高树勋只得丢盔弃甲,弃马夺路逃到大金竹收拾残兵退守乐安。红军于当日13时占领中村,当晚追到南团。敌二十五师仓惶撤回宜黄。至此,红军取得第三仗中村战斗的胜利。这次战斗活捉敌旅长王恩布,俘虏敌官兵3000余人,缴获电台一部,各种武器20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