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开展两项专题活动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17.03.2014  19:26

  为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和县委有关文件要求,武宁县教育系统结合自身实际,把师德师风建设既作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作为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自选动作”,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和教师校外访万家活动为抓手,力求把师德师风教育这项工作做到实处、做出精彩、做成亮点,进一步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今年3月以来,按照该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深入开展主题为“守规范、强师德、树形象”的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各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全省优秀中小学教师风采《师魂》和龚全珍、邹有云、龙茶花先进事迹,树立先进典型,引领教师成长;学习《教师法》、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九江市师德师风建设“十提倡”“十反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增强教师法制意识,纯洁优化教师队伍;学习陶行知、朱永新、李希贵等教育名家的经典著作,拓宽教师知识视野,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期间,各学校纷纷开展特色活动。武宁四小要求教师明确“三有”,即有师德,有善举,是教师职业的道德底线;有爱心,有责任,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有信仰,有追求,是教师职业的崇高境界。同时要求老师做到“六不准”,即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组织和参与有偿家教,不准擅自或变相推销教辅资料,不准无准备、无教案上课,不准无故旷课和上课迟到,不准索要和接受家长馈赠。武宁六小组织全体教职工在国旗下庄严宣誓,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和责任状;开展“幸福六小,最美教师”、“师德师风标兵”、“教书育人模范”等评选活动。罗溪中心小学组织教师学习领会《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并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深入查摆问题,撰写反思材料,认真整改落实,争做学生爱戴、家长称赞、学校认可、社会满意的好老师。澧溪中心小学健全完善师德考核和奖惩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学校管理重要位置,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首要内容。

  开展教师校外访万家活动。为建立互信的家校关系,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去年6月起,该县教育系统启动了  “校内比素养,校外访万家”专项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社会反响较好。今年春季开学后,除继续开展“校内比素养”活动外,深入开展主题为“践行师德,携手育人”的“教师校外访万家”活动。广大教师深入学生家中走访,并以网络、电话、信函等为辅助形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重点关注贫困学生、单亲学生、病残学生、留守少儿、农民工子女、生活突发变故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等,确保实现家访对象全覆盖。教师们积极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县委县政府振兴武宁教育的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以及县教育局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措施和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办法,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并就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争取家长和学生理解支持教育;坚持“多鼓励、不批评”原则,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又客观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同时,教师们详细记录家访情况,为家访对象建立完整档案。值得一提的是,为使家访常态化、出成效、有特色,县教育局将继续对各学校家访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学校的依据之一;学校也将家访工作情况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