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伟:严惩“不在状态”国企不如交给市场

30.12.2013  13:17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29日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透露,国资委2014年将加强企业的各类考核,对考核不达标、长期亏损、安全生产不达标等“不在状态”的中央企业,将严格处治。(12月29日新华网)

  十八届三中全会一开完,国企去行政化就提上了日程,民众普遍的理解是:国企领导不能既当官,又多拿钱,毕竟相比动辄年薪上百万的国企领导,部委领导的年薪也就十几万嘛。

  2014年,国资委决定要对“长期不在状态”的国企严惩,可以理解为“去行政化”的深入,过去的国企领导身兼官员和经营者双重身份,企业治理经营得了低分或不及格,不是还有当官的得分来抹平嘛,即便把好端端、资源无比优厚的国企拖入“长期亏损状态”,不是还可以调走嘛,反正都是国家干部,大不了调到政府部门做专职官员,损失的是国企,个人依然毫发无损。

  严惩“长期不在状态”的国企,肯定要拿国企领导开刀,说白了就是把国企领导的定位集中到企业经营者身份上,唯有这么理解,让“长期亏损”的国企领导承担连带责任,才能来得天经地义,否则国企领导会说“我没把企业经营好,但员工还算稳定,政治任务总能超额完成,没有功劳总有苦劳吧”,你能拿他怎么样?

  严惩“长期不在状态”的国企天经地义,但何不更进一步,由市场来全部或部分的严惩“长期不在状态”的国企?你看啊,除了那些不能完全放由市场竞争关系国际民生的少数国企,产能过剩、长期亏损、安全生产事件频发、节能环保不合格,真要是完全把自己交给市场求生存的企业,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活吗?再看那些没有政府后台的中小民企,长期亏损意味着什么?赔上身家不说,有的连性命都没了,这么说,不是要“长期不在状态”的国企领导要死要活,而是说既然你做到了国企领导的位置上,就要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殚精竭虑带领员工在没有回头路的市场上谋求生存和发展,别想着这个那个退路或曲径通幽。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的本质是优胜劣汰,国企也要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在资源政策人才皆占优势的情况下,国企都能长期亏损,那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了,既然长期亏损了,也要按市场的法则办,除特殊的情况,该关门的关门,该免职的免职,该降薪的降薪,该开除的开除。那么,如果不遵循市场游戏规则,用纯粹行政方式严惩被市场打败或淘汰的国企,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会不会导致名义上的严惩实际上的“保护”呢?官场上的严惩那名堂多着呢,而市场上的严惩则是毫不讲情面只看结果的。

  国企“长期不在状态”被严惩,是“去行政化”路线图的重要一环,但如果纯粹用行政方式严惩而罔顾市场规则,会不会导致“明惩实保”的结果?所以说,严惩谁,怎么严惩,还不如交给市场来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