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站]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江西省11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

15.01.2015  12:49

  1月5日至9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江西省申报的11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进行了督导检查。本次督导检查是依据《义务教育法》《教育督导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按照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教育部与江西省政府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要求,在对江西省申报材料严格审核的基础上进行的。

  督导检查组分4个小组对江西省的11个县(市、区)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共随机抽查学校76所,其中小学34所,初中21所,一贯制学校9所,完全中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教学点9个。检查中,核查了相关文件资料和数据;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和家长座谈会共164个;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4389份,回收有效问卷4387份;采取随机访谈等形式,征求了公众意见。

  督导检查组对11个县(市、区)的督导检查意见如下:

  一、主要指标达标情况与检查结论

  按照《办法》规定,督导检查组对江西省11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办法》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应在其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本省(区、市)办学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省(区、市)根据相关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国家标准,制定既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又与国家标准基本相符的省级标准。江西省结合实际,就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制定了11项指标。督导检查组对11个县(市、区)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核查。核查结果:学校基本达到了评估标准(详见下表1)。

  表1  江西省11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表.doc

  (二)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

  《办法》规定,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评估标准为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不要求每个单项指标均达标)。核查结果是:11个县(市、区)的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其中小学综合差异系数在0.289-0.65之间;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在0.295-0.549之间(详见下表2)。

  表2  江西省11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表.doc

  (三)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工作情况

  《办法》规定,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17项指标进行,省级可适当增加指标,总分为100分,评估标准不低于85分。江西省根据实际在本省实施办法中增加了2项指标,分别是“师德建设”和“管理体制”,共19项指标。核查结果:11个县(市、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得分均在91至95.5分之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详见下表3)。

  表3  江西省11个县(市、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得分情况表.doc

  (四)公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办法》规定,评估认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需要对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就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问题,征求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群体的意见。江西省对11个县(市、区)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85%以上。督导检查组的结果与江西省调查的情况基本相符。

  督导检查组还对11个县(市、区)有关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未发现作为“一票否决”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违纪违规行为。

  综合以上结果,督导检查组认为,江西省11个县(市、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标准。督导检查组将把此次督导检查结果向教育部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报告,提请最后认定公布。

  二、成绩和经验

  江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全力打造江西教育升级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此次受检的11个县(市、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合力攻坚,构建了“城乡同步、服务均等、力促公平、质量引领、社会满意”的义务教育发展新格局。

  (一)强化政府责任,保障措施有效落实

  一是制定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江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11个受检县(市、区)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细化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吉安县实行“六个优先”(即发展优先规划、经费优先保障、人才优先引进、困难优先解决、待遇优先落实、土地优先安排),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期实现。德兴市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进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并列为政府重点工作予以督办。

  二是政府重视,切实履行职责。江西省政府与各设区市政府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市、县级政府科学发展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和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占有较大权重。此次受检的11个县(市、区)均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政府“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群众认可”的工作格局,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芦溪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做到了“三个优先”(教育规划、经费保障、问题解决优先)。九江市庐山区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巡回看变化”活动重点,现场调度推进。南昌市青云谱区实行四套班子领导挂点帮促学校制度和街道帮扶教育工作考核制度,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序推进。

  三是经费保障,教育投入优先。2013年,江西省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达431亿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291亿元,占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62%。11个县(市、区)不断加大投入,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经费支持。南昌市青山湖区2011-2013年连续3年教育财政拨款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均超20%;并从2014年开始,每年拿出500余万元,在国家标准基础上自行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2014年提高了123元。九江市庐山区近3年区财政增加投入资金6.1亿元,乡镇(街道)、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1.59亿元。赣州市章贡区2010-2013年,教育投入从2.2亿元增加到4.4亿元,年均增长26.2%。铜鼓县作为山区小县,近三年投资1.5亿元。吉安县近5年征收教育费附加近2亿元。

  (二)完善网点布局,办学条件有效改善

  一是统筹规划学校建设。各受检县(市、区)统筹实施中小学各类工程项目,大力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扩建、撤并、新建和配套一批教育网点,促进义务教育向均衡发展。九江市庐山区整体新建学校4所,改扩建学校13所,新增校园面积470亩,新建校舍面积14.9万平方米。芦溪县近4年累计投入5.5亿元,建成3个教育园区,完成校建工程项目47个。赣州市章贡区近3年划拨土地393.5亩,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39所,新增校舍15.56万平方米,扩充学位20205个。南昌市青云谱区近3年,在寸土寸金的地段划拨了教育用地285亩,新建学校4所,改扩建4所,新增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新干县实施村小校园升级工程,新建校舍30余栋,开展村小标准化建设,对全县73所村小和教学点进行了重建和改建。靖安县近3年改扩建校舍面积占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总面积的92%。

  二是改善弱校办学条件。各受检县(市、区)坚持“兜住底线、抬低保高、缩小差距”的原则,对农村中小学和薄弱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实行倾斜,基本消除了农村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硬件上的短板,基本上做到了城乡学校无差别。南昌市青云谱区近3年每年投入500万元,为农村中小学和相对薄弱的城区学校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南昌市青山湖区近3年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为薄弱学校配齐了各类教学器材。

  三是优化学校配套设施。各受检县(市、区)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全方位优化义务教育学校配套设施。婺源县从2010年开始,每年投入800余万元,对计算机教室和实验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南昌市青云谱区2012年投入800余万元,为全区所有教师配备了台式电脑;2013年又投入400余万元,为全区53%的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德兴市按标准为所有农村学校配备了液晶电视、电脑等数字教育设备,建设了教育局域网,实现了全市数字资源全覆盖和学校教学网络化。靖安县为四分之三学校安装了液晶触控“一体机”多媒体教学设备。新干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接入,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吉安县实施“希望餐厅工程”和“饮水思源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饮食条件和生活环境。

  (三)优化师资结构,教师素质有效提升

  一是教师补充力度不断加大。近3年,各受检县(市、区)通过省级统一招聘、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任教安置等措施,补充教师5400余名,极大地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吉安县近4年共招聘教师680名,75%以上安排到农村薄弱和边远山区学校任教。赣州市章贡区近3年补充教师643名,占全区教师总数的22.8%。南昌市青山湖区自2009年起,对农村学校按每班不少于2.5名的标准配备教师,较好地解决了班多学生少的问题。九江市庐山区自2010年起,实施城乡统一师生比,为农村中小学增加了280个编制,占农村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7%。

  二是教师培训培养不断加强。各受检县(市、区)在组织教师参与国家和省级培训的同时,因地制宜采取形式多样的自我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赣州市章贡区构建了以180名省特级教师及各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带徒”链,发挥了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德兴市通过“百课千人”等方式搭建教师业务平台,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教师交流机制不断健全。通过实施“两区”人才支持计划中的教师专项计划,校长轮岗、教师交流工作计划,各受检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进入了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吉安县推行校长任期制度、轮岗制度和公开选拔制,每年校长轮岗人数占校长总数的30%左右。赣州市章贡区采取指导性交流、校际间协作交流以及个人主动交流等办法推进教师流动,仅2014年下半年就轮岗校长21名,占总数的26.2%;交流教师418名,占总数的13.3%。

  四是教师工资待遇不断提高。各受检县(市、区)按照“优者从师”“教者从优”的原则,不断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教师岗位的优越性和吸引力逐步显现。九江市庐山区将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教师人均绩效工资总额2014年达到3.43万元;2011年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人均绩效工资共增长2.46万元。南昌市青山湖区2014年拿出8000多万元为全区教师发放“和谐奖”“综治奖”“节能奖”和“文明奖”,人均2万余元,人均收入增加近40%。婺源县对边远山区的教学点教师实施了“红烛奖教金”,每人每年奖励2000元。南昌市青云谱区连年增加教师职务岗位津贴,教师平均工资45800元,比同区公务员年人均工资高1280元。

  (四)加强内涵建设,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一是规范办学行为。各受检县(市、区)严格执行《江西省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若干规定》,集中开展了中小学办学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着力整治和解决群众关注的义务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广泛认可。南昌市青山湖区区委、区政府以“两办”名义发文,要求“四大家”领导带头,对义务教育择校“零条子”,2014年全区学校全面实现了“零择校”。

  二是拓展素质教育载体。各受检县(市、区)以推进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素质教育平台。九江市庐山区投入300万元新建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投入200万元新建3个乡村学校青少年宫,投入300万元新建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学生参加活动每年达8万余人次。铜鼓县每年举办全县规模的“中小学特长技能竞赛”“师生文艺汇演”等活动,为特色教育搭建展示平台。德兴市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让每名学生熟练掌握2项体育技能,基本掌握1项艺术特长。

  三是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各受检县(市、区)按照“一县一品、一校一特、一生一长”的要求,着力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南昌市青云谱区依托八大山人书画品牌,每年投入200余万元,打造“墨香”校园。靖安县积极开展“全民阅读进校园”活动,精心打造“书香校园”。芦溪县实施“一校一品”的绿色文化、摔跤文化、剪纸文化等特色鲜明,形成了“学校有品牌,教师有品质,学生有品性”的良好格局。新干县通过抓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走廊文化等,努力做到“校园无闲地,处处皆育人”。

  (五)力促教育公平,弱势群体有效关爱

  一是畅通贫困学生资助“春风通道”。江西省在17个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县(市),为3783所学校的9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各受检县(市、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各项资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贴,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芦溪县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近3年发放义务教育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补助508万元,资助学生1.1万人次。

  二是畅通特殊少年教育“阳光通道”。各受检县(市、区)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高标准配备了教学和康复训练仪器设备。九江市庐山区投入3000万元,支持“心语心”、“虹康”2所民办特教学校建设,无偿划拨30亩教育用地新建庐山区残疾儿童康复学校,全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8%。吉安县进行特教课程改革,开设面点制作、布艺等劳动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三是畅通随迁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各受检县(市、区)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纳入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和财政保障范围,及时受理、简化手续、妥善解决入学问题。南昌市青山湖区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新青山湖人”,实行就近入学、混合编班。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全区学生总数的28.6%,实现就读学校网点全覆盖,区财政为此每年要新增教育事业费1个多亿。南昌市青云谱区每年安排资金6000余万元,用于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2014年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万余人,占全区学生总数的近三分之一,95%以上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赣州市章贡区自2008年起,开展随迁子女与本区学生融合教育研究实践,逐步构建起品行融合、文化融合、心理融合等三大融合教育体系,促进随迁子女与城区孩子相互悦纳、携手共进。

  四是畅通留守儿童管护“关爱通道”。各受检县(市、区)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太阳村等关爱服务阵地,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关爱服务体系。九江市庐山区在全区59个行政村、56个社区居委会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区财政每年划拨专款200万元用作“留守儿童之家”活动经费,开展“七个一”等关爱活动。婺源县推行“家教桥”“代理妈妈”等活动,做到留守儿童“照顾有人、亲情有爱、学业有教、安全有保”。南昌市青山湖区开展“我为父母写档案”活动,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加强留守学生与家长的亲情联系。靖安县向留守儿童开放农家书屋,并设有儿童类书籍报刊专区,创设了留守儿童寒暑假乐园。

  (六)推进机制创新,优质资源有效共享

  一是创新办学机制,通过集团化办学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按照同质互补的原则,通过强强联合或强弱兼并的方式,组建教育集(组)团,通过联合办学、捆绑发展等方式,发挥名校辐射效应,形成集成优势。赣州市章贡区采取名校育新校、强校扶弱校、城市帮农村等办法,组建5大片组、22个城乡学校共同体,通过师生结对、蹲点指导、教学互访、捆绑考核等方式,有效提升全区学校办学水平。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通过学区化管理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乡镇或区域为单位,实行城乡学校同一级别管理,师资同一比例安排,校园同一标准建设,设施同一标准配备,切实提高区域内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南昌市青山湖区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采取“1+1”或“1+X”的模式组建7个学区,通过统一管理、师资交流、教研同步、资源共享等方式,达到了共同提高。

  三是创新教研机制,通过特色教研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根据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鼓励单所学校或几所学校相同学科教师组建备课组,备课组实行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铜鼓县实行大课表授课模式,按照地域相近原则,将临近区域内的若干所学校组成一个授课区,各学校紧缺学科编排1个大课表,教师实行走教制,确保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南昌市青山湖区设立“名师工作室”,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对教研中发现的优质资源及时拍摄教学视频,借助班班通等现代教育装备,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区级全覆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县(市、区)未能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南昌市青云谱区、九江市庐山区近三年个别年份的个别指标上未能做到法定的“三个增长”。尽管通过督导检查已补齐缺口,但仍缺乏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部分学校办学条件仍存在薄弱环节。城区学校建设步伐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不能满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需求。南昌市青山湖区、赣州市章贡区部分中小学“生均校园用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均体育运动面积”未达省定标准。婺源县部分农村学校功能教室不足。

  (三)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不足。各受检县(市、区)普遍存在教师学科结构不尽合理,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配置不齐,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匮乏。新干、铜鼓和靖安县部分农村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吉安县、芦溪县和德兴市教师交流比例偏低,交流机制不够健全。

  四、督导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坚持将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安排,严格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定要求,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各有关县(市、区)要认真梳理分析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改薄”的契机,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科学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提升区域内义务学校办学整体水平;及时关注城镇化发展及人口变动对义务教育的影响,认真做好新一轮城乡规划和布局调整,加快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扩容步伐,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热点学校的入学压力;加强和规范教学实验,树立“宁可用坏,不可放坏”的理念,努力提高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益;积极解决部分学校学生健康饮水、用水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拓宽教师补充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努力破解农村学校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学科教师短缺和教师年龄老化问题,有效解决部分城区教师紧张问题;进一步健全教师交流激励机制,加大校长轮岗、教师交流工作力度,推动教师交流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让教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省级教师培训应更多地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倾斜,为农村学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

  (四)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治理能力。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提高校长的治校能力和教师参与管理的能力;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扩大和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校长的激励调控能力,把校长从繁杂的社会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抓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培育,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五)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均衡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统筹管理,履行各自职责,建立健全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机制,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省政府要指导和督促本次受检县(市、区)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薄弱环节,认真研究,加强整改;同时对尚未接受国家验收的地区要加强监测,指导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不断提高均衡水平。全省上下要坚持不懈,再加力度,再添干劲,确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目标如期实现。

  督导检查结束后,请江西省及时部署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整改工作,在三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章链接: 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江西省11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