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55个省直单位月内将“晒出”权力清单

16.04.2014  12:33

  “权力清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行政审批”则是政府部门权力的直接体现。4月15日,记者从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编办”)获悉,江西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审改办”)于今年1月14日开始,用64天时间,对省直55个单位实施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评比达标表彰评估、资格资质认定、收费和基金管理等10类事项进行了上门核查、全面摸底,并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进行了复核清理,梳理形成了《省本级取消下放转移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和《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据了解,以上提及的两份目录已于近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此举,意味着省本级权力清单有望在月内对外公开“晒出”。

  省本级权力清单“瘦身”多少?

  行政审批项目再行取消下放转移189项

  拿权力“开刀”,从自身“割肉”……对于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而言,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行,好比“啃硬骨头”、“涉险滩”的信号灯。

  据省编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办牵头负责审改工作前,省本级共有行政审批项目647项,目前已取消下放105项。经核查清理、研究论证,这次可再行取消下放转移189项(其中27项待建议国家修改法律、行政法规后公布)。涉及需要修改法律的有11项、行政法规16项、地方性法规11项。截至目前,省本级共保留行政审批项目380项和子项270项,其中行政许可32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52项,分别由省直37个单位实施。另有18个单位审批项目数为零。

  权力清单是如何出炉的?

  “六下六上”反复“对表”核实

  权力清单“缩水”、简政放权力度加大,这从一个侧面透露出省直单位敢于从自身“割肉”,建设廉洁政治的决心。那么,权力清单是如何“缩水”出炉的?

  “经过‘六下六上'与各有关单位反复‘对表'核实,保证了审批项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最后形成了上述两个目录。”省编办有关负责人说,“一下一上”是,审改办通知省直55个单位填写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自查自清材料,各有关单位梳理后上报;“二下二上”是,核查组对各有关单位自查自清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就发现的问题和需要补充的材料予以反馈,有关单位修改完善后送核查组;“三下三上”是,复核组逐项复核被核查单位的行政审批项目,梳理形成各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然后送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有关单位研究后将意见报审改办;“四下四上”是,国务院部委目录清单公布后,审改办将比对国务院部委目录清单应保留、精简的项目情况反馈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有关单位研究后将意见报审改办;“五下五上”是,按照省领导关于进一步加大精简力度要求,审改办通知各有关单位自行提出精简意见,并报审改办;“六下六上”是,审改办汇总研究精简意见,重新梳理目录,送有关单位再次征求意见,有关单位研究后将意见报审改办。

  如何确保权力清单“含金量”?

  精简项目重点放在民生改善等领域

  “对行政许可的判断,坚持‘三看':一看设立依据是否为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及省政府规章;二看具体内容是否属于行政许可法规定的5个方面;三看国务院各部委目录清单对同类项目所定的审批类型。”省编办有关负责人说,对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判定,严格以国务院文件、经授权出台的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省政府规章、省政府文件等5类文件为依据,从严控制。在项目名称设置上,尽量保持所依据法律法规的原意,积极合并内容相同或性质相近项目;对原本属不同项目而为减少项目数勉强糅合成一项的,予以合理拆分。

  “对关系企业生产经营、涉及公民个人等项目,积极地取消、下放或转移;对需要全省统筹安排或需要总量控制、可能危及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安全的事项,则缜密斟酌、稳妥处理。”该负责人说,权力清单既看数量更看质量,复核清理着重从各方面能达成共识的项目减起。对合法但不合理的项目,积极提出精简意见,并建议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同时,更加注重精简项目的“含金量”,把重点放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民生改善等领域,尽可能将能够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激发市场创新动力、发挥基层就近管理优势等“真金白银”类项目取消下放,给基层放权、为市场松绑。

  如何让百姓了解权力清单?

  权力清单有望月内“晒出

  省编办有关负责人说,《省本级取消下放转移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和《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已于日前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

  下一步,将对本次核查清理中拟提出取消、下放转移的事项,以省政府名义予以公布;对拟保留类项目,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要求省直各有关单位在本部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听取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各部门目录在部门网站公开一定期限后,再适时在省政府网站和省编办网站公开,以锁定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底数”,并听取社会各方面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意见。

  如何控制权力清单“瘦身”不反弹?

  将出台举措严控新设行政许可

  “汇总形成并公开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只是我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这不是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的固化,而仅仅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和起点。”省编办有关负责人说,目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到了“割肉”阶段,需要政府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去推动。

  该负责人说,下一步,我省将推动形成竞争比较、公众倒逼机制。定期向省直各单位发送审批项目取消下放进度表和三年内拟取消下放事项的统计数据表,供政府领导和各部门了解掌握审改动态,营造竞争氛围。征求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企业和服务对象、专家学者等对保留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清单的意见建议,必要时组织论证评估,汇总各方意见后,再与部门沟通,增强清理的针对性准确性,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同时,发挥好政绩指挥棒的作用,把推进审改情况纳入相关考核的范围和主要内容,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确保改革取得实在成效。

  此外,按照《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要求,由省政府法制办提出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具体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新设;由省编办制定出台《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管理办法》,严禁目录外审批。通过设立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方式公开审改情况,对社会公众反映强烈的审批项目,及时研究提出改革意见并尽快落实。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陈艳伟

来源: 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