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183个高考考点向考生开放 “踩点”考场须全面仔细

05.06.2014  22:29

  今视网6月6日南昌讯(记者 申莹莹)7日起,我省30余万考生奔赴各个考场,高考就此拉开大幕。6月5日,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6月6日下午4时,南昌各个考场对考生开放,考生可提前查看考场,感受考试环境,提前进入考试预备状态。考生查看考场时应注意“赶考”路线和入场时间,考虑等车、堵车等因素,提前出发。
  
  “踩点”考场须全面仔细
  
 6月7日,高考就将拉开大幕,6月6日,考生可深入考点看考场。对此,江西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切莫轻视“踩点”看考场这一环节,看考场时一定要注重细节,避免临考可能出现的麻烦,确保考试时不受影响,以便考生能够在考试时发挥得当,考出好成绩。
  
  今年我省所有考生均在标准化考场考试,而考场的一些细节仍要注意,这些细节包括:到了考点,自己在那栋楼、哪个考场、哪个位置?座位有没有特殊情况,桌椅是否稳固,医务室和厕所及其他服务设施在哪里等。
  
  此外,各考点在开放考场时,还将组织考生进行外语听力的试听,考生们要将听力设备调到最佳状态,确保设备的良好和播音效果,以便试听。
  
  1.2万外省户籍考生在我省高考
  
  今年是我省实施异地高考的第一年,记者了解到,在今年我省报名参加高考的325972名考生中,有12473名外省户籍考生,约占3.8%。
   
  据了解,我省坚持最大限度地保障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异地高考的门槛全国最低。
  
  根据我省异地高考政策,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的,可到学籍地(或居住地)县(区)招考办申请报名参加我省2014年高考,这部分学生享受与我省户籍考生相同的招生录取政策。
  
  考生一律使用统一的专用文具
  
  今年我省防作弊规定全面升级,为避免无意识违规问题发生,除了继续向考生发放统一的考试专用文具外,还首次明确,手表也属“违禁物”,千万不要戴着手表去高考。经考场安检员检查允许后,考生可携带透明塑料瓶装的饮用水(考生由于打湿答题卡而耽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足)和透明玻璃瓶或塑料小瓶装的风油精或小湿巾进入考场。
  
  为了方便考生掌握时间,在去年试点挂钟的基础上,今年高考各考点全部统一配挂静音钟。不过,需要提醒考生的是,静音钟的时间校准,是由各个考场负责,也有可能存在细微的时间误差。静音钟目的是为考生掌握考试时间提供参考,只是起到代替考生手表的作用,并不能作为时间信号。考试时间以考点的统一铃声信号为准。
  
  根据规定,在高考期间,所有考生一律使用全省统一的考试专用文具,包括:考试中性黑色水笔2支,并另配笔芯2支;填涂2B铅笔和绘图铅笔各1支;量角器、三角板、圆规各一副;橡皮、垫板各一块。届时,专用文具将由考务人员提前放至考生座位。如果文具出现问题,可随时向监考老师申请更换。

  证件遗失可走绿色通道
  
  每年总有少数考生不小心遗失准考证或身份证,为此,相关部门制定的高考考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考生一旦遇到突发问题,在保持镇静的同时,可申请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程序进行解决。倘若发现冒名顶替者,则考试成绩作废。
  
  根据应急预案的规定,高考考生如果准考证忘带或遗失,可以先向领队老师和监考老师报告,再迅速报告县(区)招办,办理补发。如果不慎丢失的是身份证件,考生还应及时报警,求助警方。据悉,届时公安和交通部门都将开设绿色通道,用最快的速度为考生服务。
  
  如果时间充裕,则可向其所在中学或街道办事处递交丢失证件的书面材料,由所在中学或街道出具证明后,到所在区县高校招生办公室补办。丢失身份证的考生,则可以携带户口本前往派出所,办理临时身份证并开具户籍证明,用以参加高考。
  
  此外,在高考期间,全省设183个考点均配备有医务人员。如果考生在考场突发腹泻、呕吐、内急,甚至头晕等情况,可立即举手示意监考老师,由其酌情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