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丫山会议看江西乡村旅游发展三大信号

29.10.2015  11:19

  文/首席记者 谢永芳

  导读:10月26号到27号,全省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在赣州市大余县的丫山举行。这是江西首次将全省性的旅游发展大会安排在赣南举行,也是江西首次将扶贫这一主题植入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会上,省旅发委宣布,2016年为“江西乡村旅游发展提升年”。一起来关注丫山会议所传递的江西乡村旅游发展信号。

  信号一:乡村旅游战略地位提升

  丫山会议对于江西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这既是对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黄山会议”精神的快速响应,是贯彻江西省委十六字方针、五年决战小康的切实行动,也是符合当前江西旅游发展实际的务实之举。

  新定位:新常态下江西乡村旅游的战略发展地位如何定位?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朱虹朱虹在丫山会议首次给予了全新诠释:“第一,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第二,发展乡村旅游是探索“旅游+”的重要方式;第三,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第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依托”。 会议首次提出,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江西旅游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江西旅游新名片。

  新提升:会上,江西省旅发委主任丁晓群宣布,拟将2016年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升年”, 全面整合省市各方力量,开展旅游产品、旅游项目、旅游线路的规划和设计,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引领、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乡村旅游带和乡村旅游区。当天的会议为首批江西十佳休闲旅游小镇授了牌,未来,江西将完成10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市市有5A级乡村旅游点、县县有4A级乡村旅游点。

  新协同:今年,江西共安排了21个县开展旅游扶贫试点,每个县给予100万元用于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在旅游强省战略指引下,江西多部门协同、多渠道贯通,共同弹奏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新篇章。本次大会,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扶贫办、省农商银行齐聚丫山,一道为乡村旅游发展助力,将“天时”“地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将旅游的“人和”聚变为发展的“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