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 添彩嘉德15秋拍

21.10.2015  11:37
原标题: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 添彩嘉德15秋拍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董子龙)10月20日,“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宣布启动。展览将于11月11—13日在中国嘉德2015秋拍预展现场呈现,50余件明清官窑佳器汇集一堂,将为预展增添一道靓丽的色彩。

活动现场,著名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做了一场名为《略谈如何欣赏中国古陶瓷鉴赏》的精彩讲座。随后,佳趣雅集执行理事张志、学术顾问金立言和梁晓新,向到场嘉宾介绍了本次“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的相关情况及重点展品。随后,中国嘉德陶瓷部总经理刘越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部分即将亮相嘉德秋拍的精彩拍品。

本次“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由佳趣雅集和中国嘉德联合举办,将展出佳趣雅集会员们收藏的50余件明清官窑佳器。这些藏品或纹饰反映出宫廷信仰,或工艺彰显出技术特色,或釉色折射出时代气息,或传承勾勒出递藏轨迹。器物虽小,却各有可观;数量不多,亦佳趣满堂。

明初于景德镇置御器厂以来,官窑瓷器一直由宫廷委派督陶官专门负责烧造,器型、纹饰亦严格遵循朝廷所颁“官样”操作,一丝不苟,代表了明清瓷器艺术的最高水准。本次展览由“宫廷信仰之趣”、“文房清玩之趣”、“工艺技术之趣”、“仿古创新之趣”、“递藏传承之趣”五部分组成,每一板块皆以学术为先导,集纳了具有代表性的官窑佳器。

一、宫廷信仰之趣

他哭着说:我的主啊!你是万能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你使得我成为万民之主,你赋予我杀生之权,我竭尽全力,小心谨慎,履行我的职责。我的所作所为,你全知道。” 阿里·阿克巴尔《中国纪行》行》

用波斯语写成的《中国纪行》完成于十六世纪初,正好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中东穆斯林阿里·阿克巴尔随商队来到中国,记载了所见所闻,包括皇帝朱厚照去清真寺叩拜真主的事迹,令人称奇。武宗的宗教信仰到底如何?是否真的皈依了伊斯兰教?检阅各类史料,并无法得出肯定的答案,但传世的正德官窑中,却有不少带有阿拉伯文及波斯文装饰的青花瓷器,其中的立件大器,如北京首都博物馆与香港怀海堂各藏一灵芝纹青花罐,交映生辉。本次展览中的青花阿拉伯文金钟碗,也是彰显此时期宫廷信仰的重要文物,器身铭文翻译为:“真主慈悯的阿里说,你应当取用洁净的,摒弃污浊的”。有研究者指出,以上内容说的就是“清真”的定义,而且若为饮食用器,此碗必定盛放清真食品。

青花阿拉伯文金钟碗

二、文房清玩之趣

青花白地海水顶妆玲珑三龙山水五彩玲珑山水笔架”——王宗沐《江西省大志

有明一代至为珍罕的官窑文房清玩——宣德青花蔓草纹笔无疑是宣德皇帝座右之重器。宣宗太平天子,留心文艺,书法绘画皆具造诣,景德镇官窑亦盛极一时,备受世人称道。官窑瓷器中,最能反映宣宗宫廷生活多姿多彩、机暇之余怡情翰

墨鸟虫的无疑是各种纹饰的蟋蟀罐、多样造型的鸟食罐以及香炉、砚滴、笔管等瓷制文玩,件件新颖奇巧,独步一时。宣德官窑的成就,正如硕学刘新园所言“宣德官窑在明代诸文人心目中均极完美,其艺术价值与宋代最名贵的汝窑相等,为宋代定窑不能望其项背。当代窑器,能得到习惯于‘厚古薄今’乃至‘是古非今’的当代文人们的这种评价,是极其罕见的”。

宣德青花蔓草纹笔

三、工艺技术之趣

看他吹釉似吹箫,小管蒙纱蘸不浇。坯上周遮无渗漏,此中元气要人调。”——龚鉽《景德镇陶歌

康熙朝红釉的成就一向为人津津乐道,豇豆红、郎窑红、霁红别具特色,各领风骚。其中,豇豆红釉问世之时即赢得满堂喝彩,溢美之辞不绝于书。

豇豆红釉素以红中带绿著称,根据最终发色效果,美其名曰“桃花片”、“美人醉”、“娃娃脸”等。本次展览中包括引人注目的豇豆红釉菊瓣瓶、太白尊、镗锣洗和印泥盒,便形象地演绎了这些形容,至于究竟是三月里的桃花,还是美人微醺后的娇容,亦或娇嫩的娃娃脸蛋,恐怕还得凭借藏家的慧眼及灵犀才能一锤定音。

豇豆红釉菊瓣瓶、太白尊、镗锣洗和印泥盒

四、仿古创新之趣

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爱新觉罗·弘历《咏挂瓶

盛清康雍乾三帝对传统汉文化的追慕与效仿素来闻名,这一点在官窑瓷器中反映尤多。唐英是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督陶官,在其成书于雍正十三年的《陶成纪事碑》中,仿古釉色是一大亮点,主要有铁骨官釉、哥釉、无纹汝釉、钧釉、定釉、龙泉釉等。展览呈现数件佳例,雍正仿哥窑纸槌瓶,釉面冰裂窑火天成,与记载中的“仿铁骨哥釉”相吻合,而小器大开片的外观,也符合人们对哥釉的鉴赏喜好。雍正仿官釉球形花插极为少见,是“仿铁骨大观釉”的代表。仿汝釉六方花盆釉质肥厚,没有前述仿哥、仿官釉之细密开片,应为《陶成纪事碑》中所记“无纹汝釉”。受雍正帝的影响,乾隆对宋代釉色也偏爱有加,乾隆仿汝釉桃形洗釉面满开细纹,底有六枚支钉痕,釉色及工艺均来自汝窑,同式洗尚见仿哥、仿官等不同品种,反映了乾隆帝对仿古的极大兴趣。

五、递藏传承之趣

从前,文化圈里的艺术家、学者、馆员、收藏家、美术商、代理人等似乎都是各司其职。现在,时过境迁,各个角色之间已非泾渭分明,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转变。——Huge Moss《水松石山房自序

说到递藏传承,本次“瓷中佳趣”的展品基本上涉及了近代所有以鉴赏瓷器而闻名的中外藏家,来历显赫的官窑重器不胜枚举。

盛世收藏,珍宝归途。近年自海外回流的重器则有曾经陈列于英国放山居豪宅中的乾隆洋彩花盆一对、镇座在美国富绅 Alfred Chester Beatty 客厅中的正统官窑青花缠枝莲纹大罐、英国单色釉巨擎 E. T. Hall 展柜中的康熙白釉祥云纹马蹄尊、瑞士玫茵堂所珍爱的万历五彩官人乐舞图围棋罐以及东瀛遗珠——源自日本百年老店茧山龙泉堂的万历青花仙人献寿图罐及益清阁宝藏多年的雍正红釉小水丞。

万历五彩官人乐舞图围棋罐

真、精、新、稀”一直是鉴赏收藏的不二法门,而在当今,“流传有序”这一项内容越来越受重视,因为厚重的传承过程不仅是去伪存真的可靠依据,更为艺

术名品锦上添花。长江后浪推前浪,佳趣雅集诸位都是热爱瓷器的同好之士,递藏文物,传承文化,皆愿尽绵薄之力。

时值北京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有朋自远方来,于中国嘉德赏瓷中佳趣,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