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中全会精神】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党治国理政新起点

11.11.2014  00:09

          在上个月结束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国家又一次对我国的法治作出了重要的指示,以及法治的重要性,我国是个法治国家,公民享有法律权利,当然也需要我们会正确使用,在遵守我国的法律的同时,也要懂得行使我们自己的权利。让我们都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次会议,是我国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出了治国理政的部署,提升了法治在我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也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的新起点,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四中全会的内容上来看,这是自我国建党以来,首次对法治这么重视。法治的地位提升了,彰显了我国领导人对法治的高度重视,让依法治国提升到了治国理政战略的新高度。
      我国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执政。在法治道路上有了新的要求,通过依法执政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以法治推进现代化建设,在法治的轨道上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从之前的权利反腐过渡到法治反腐,让腐败份子消失在萌芽中,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加强反腐的强度。从“法律体系”过渡到”法治体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我党在治国理政的重大转型和飞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
        在这次会议上,对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提出了要求,考虑到我国在未来的建设中好多因素,各项内容的提出都具有全球性,战略性和长远性。不仅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明确了当前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以完善我国的宪法为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的实施力度,建立一部反恐怖的法律,让恐怖势力得到好的压制。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了充分准备。
        过去我国对法制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认识,到现在把法制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形式,这次会议不管是在法治建设还是治国理政方略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即将实现的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法律保障。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熟悉我国的法律,知道我国的政策,要努力跟随党的脚步,关注我国的时事,让我们大学生起好良好的一个头,让依法治国的脚步走的平稳,也让社会各界人士懂得利用自己身上的权利去行使一些基本的权利,让我国建设成一个法治强国,让我国的腐败份子越来越少,人民的诉求可以得到解决。(资料收集整理:院学生会学习部盛小燕)